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良动脉导管未闭导管封堵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观察

(2008-05-21 09:34:38)
标签:

健康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封堵器  经导管封堵  改良法
 摘  要: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改良经皮导管封堵法(改良封堵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60例PDA患儿分为两组,A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6 ± 2.9 岁;B组33例,男13例,女33例,平均年龄4.9± 3.3
岁。A组和B组分别为应用改良封堵法初期(探索性阶段)及后期(有经验阶段)完成的病例。选用Amplatzer
PDA封堵器(ADO),封堵技术操作方法为术中不行主动脉造影,主要以超声引导、配合X线透视进行ADO的定位、释放、更换及残余分流监测。结果
两组封堵最终成功率均为100%,其中A组中6例(22.2%)由于封堵器选择不当而再次封堵。A组手术耗时20.2±6.8 min,明显多于B组(17.2±6.3
min,P<0.01),且前者X线透视时间为7.1±2.9 min,明显长于后者(5.3±2.2
min,P<0.01)。手术过程中两组均无死亡和轻微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到6个月也未发现封堵器脱落或残余分流现象。结论
改良PDA导管封堵法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适用于低体重儿童及婴幼儿。

   
目前,已有多种封堵装置应用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经导管封堵治疗,尤其是Amplatzer封堵器(ADO),这些介入封堵的方法已成为外科手术结扎闭合PDA外又一选择[1-14]
。然而,传统方法均需要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以建立封堵轨道,通过主动脉造影确定PDA的解剖位置和大小以选择适当的封堵装置。因此,有可能也有必要进一步简化传统方法的操作程序。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引导下、不需股动脉穿刺及主动脉造影的改良PDA导管封堵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纳入标准

   
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将60例资料完整的PDA住院患儿分为两组,A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4.6±2.9岁,体重13.1±5.4Kg;B组33例,男1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
3.3
岁,体重12.8±4.7Kg。A组和B组分别为应用改良封堵法初期(探索性阶段)及后期(有经验阶段)完成的病例。纳入标准为所有中到大的PDA患儿,即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者;发育停滞者;经临床诊断的频繁上呼吸道感染者;胸片提示心脏扩大者;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证实有左房增大和容量负荷过重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文章来源: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210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