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关键词:2008结构性心脏病西安论坛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defect,VSD)是先天性VSD最常见的类型,其介入治疗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领域。自2002年Amplatzer膜周部VSD封堵器[1]和国产膜周部VSD封堵器[2、3]被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已完成2000余病例。但对于VSD并发膜部瘤的介入治疗报道较少。我院自2004年10月~12月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并发膜部瘤患者5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4年10月~12月在我院行介入封堵治疗的VSD并发膜部瘤患者58(男30,女28)例,年龄2~18(6±3)岁,体质量11~57(25±7)kg,均经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按文献[3]报道。先行心导管检查,检测相应心腔及血管的压力及血氧饱和度,左室造影观察室间隔缺损形态及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的距离,建立输送轨道,送入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左室造影验证封堵效果,结束手术。术后24h、3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所用封堵器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制造。
58例患者全部完成封堵术,手术成功率100%。左室造影显示室间隔缺损大小6±3(2~14)mm,封堵器大小9±2(4~20)mm。术后即刻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左室造影检查,室间隔缺损即刻关闭55例,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观察20min后残余分流消失,均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返流。1例术中植入封堵器后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2h后自行消失。1例术后10h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2d后转为间歇阻滞。1例术后24h出现Ⅰ°房室传导阻滞,2d后自行消失。术后3d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复查
,均无残余分流和封堵器移位。
VSD伴发的膜部瘤主要由三尖瓣隔瓣缘和腱索粘连及纤维组织围成。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不仅要对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分流状态等作出详细的诊断,还要了解膜部瘤右心室面与周边结构的粘连牢固性,为选择适宜类型及大小的封堵器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解剖信息。介入治疗中释放封堵器之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明确双侧伞盘是否在室间隔两侧,是否残存分流,以及有无......
文章来源:
http://www.365heart.com |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2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