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血管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中国老年学学会
论坛 老年病 张立平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主办,老年医学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高峰论坛”今天隆重开幕,值此,我代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协办单位对出席本届论坛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本届论坛和老年医学事业的有关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心血管病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21世纪人类健康长寿的敌人已由以往的恶性传染病转为慢性非传染病。老年慢性病患病率是其他年龄人群的4倍。而慢性病是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为起点,逐步形成多种与老年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长期作用机体,导致身心衰老、患病增多。所以,我们都要面临为数众多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对医学特别是老年医学提出的服务需求。然而,在慢性病中、在老年病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危险性最大。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00万人,心房颤动800万人,心脏性猝死54多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每年有300万人死亡,约占国民全部死亡总数的40%。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心血管致病性危险因素呈明显增长的趋势。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血脂异常者2亿,糖尿病患者4000多万(糖尿病前期者5000多万),超体重者2.4亿,肥胖者7000万,吸烟者3.5亿,这无疑是心血管疾病的巨大“后备军”。由此可见,我国面临的心血管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这也是唤起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有关社会团体、学术组织更加关注、重视心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调查、防治工作实践和繁荣学术活动的社会责任。无疑我们这次“论坛”,是顺应疾病谱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带来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心血管病防治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更是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目标要求,并以此作为本届《论坛》的出发点与归宿,使之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探索老年心血管领域奥妙、解决防治实际问题,提升老年健康水平的盛会。
本届《论坛》的主旨是维护心脏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以老年医学为特点,紧贴老年患者需求,破解心血管病研究与防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一个学术与社会互动、专家与基层医务人员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大凡医术高明、学养深厚的专家们,把自己的学术理论、丰富经验、精湛技术奉献给广大同仁们,共同在医疗实践中从点滴细微处体现出治病救人、维护健康为己任的社会责任。鉴于此,预祝这次《论坛》取得圆满成果并提出几点希望:
首先,要更新医学观念和健康观念。要由单一生物医学模式向多维医学模式转变,将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要求重视并加强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也就是说医生面对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以人为本,处处从人的健康、患者的生命安全角度出发,为患者做出社会诊断,开出“社会大处方’,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第二,倡导循证医学与临床经验的结合。循证医学是各种疾病诊治指南制定的重要依据,按照诊治指南进行诊治能获得更好的转归,但指南仅特指病人某种疾病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指南不能代替临床经验,也就是说临床经验较指南更具有特异性。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极不均一,且一身患多病,又是终身带病,诊治难度更大,现有的指南并不完全适用于老年病诊治的特殊性。所以,临床医师要在循证医学与临床经验判断之间做出科学决策。
文章来源: 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3248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