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009年
心力衰竭 研究 进展 回顾
1 国际指南的更新
国际主要学术组织(如美国ACC/AHA和欧洲ESC)这一年颁布了新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临床指南。
关于心衰的诊断,在欧洲和美国这两个新指南中根据新产生的支持性证据,B型利钠肽(BNP)及其N末端BNP原(NT-proBNP)试验得到更广泛的推荐应用,不过仍强调着重于急性罹患患者的诊断评估。
关于慢性心衰治疗方法的推荐,主要为修订而无大的突破。血管扩张剂的推荐应用级别有所提高,这是根据A-HeFT的新研究结果,提示非洲裔美国人以外,加用肼苯达嗪和硝酸异山梨酯获益增加。由于并无阳性结果的资料,关于舒张性心衰治疗策略的建议基本未变。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对舒张功能障碍评价,提出了更好更细致的诊断标准。美国指南增添了因心衰住院患者的适当治疗一节,主要是专家的建议,强调在慢性心衰急性加重阶段的患者如能够耐受,应维持或开始采用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有益的药物治疗。
关于器械治疗,CRT和(或)ICD适应证范围有所扩大,入选标准LVEF从≤30%提高至≤35%。心衰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已放松,其根据是AF-CHF研究的中性结果。
2 心衰的流行病学
晚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在心衰出现之前,调整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衰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ABC(Health Aging,Body and
Composition)研究观察到,老年人群中心衰的发生率为13.6例/千人·年,且男性和黑人更易发生。这一队列还显示,较大比率的心衰病死率和再住院率与一些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相关。
内科医师健康研究(Physicians’Health Study)亦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该研究包括了20
900例中年健康男性,且体重正常、从不吸烟、有规则地开展体育活动、饮酒适度、早餐食用麦片、水果和蔬菜等,结果发生心衰较少。
一些研究探索了心衰发生和进展在不同种族和性别人群中的差异。在健康ABC研究中8种可改变危险因素中的6种(吸烟、心率增加、冠心病、LVH、未控制的血压,以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在黑人中较白人更常见,尤其在较为年轻的人群中。值得注意的是年龄<50岁的黑人男女中高至1%可发生心衰,且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为主要决定因素。不过,对于因心衰住院的患者,其预后的最强决定因素,既非种族,又非性别,而是高龄。
3 心衰的诊断
3.1 BNP/NT-proBNP试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