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同步起搏导线的位置的选择
(2011-01-01 20:57:31)
标签:
健康 |
关键词:心衰 CRT
CRT作为一种治疗心衰的手段应运而生,通过纠正心脏不同步而达到治疗目的,大量的临床试验均证明了其临床疗效,但仍有20%~30%患者对CRT无应答。已有文献报道导ICM、LVEDD>75
mm、严重的二尖瓣返流及术前存在自发性室速均是导致无应答的因素,但改善心脏不同步的关键还是心室电极导线置入位置。从理论上讲,左心室电极置入的数量越多,左心室电极与右心室电极时间差越大,或左心室电极置于左心室收缩最晚的位置,双心室的同步性越好。国外文献报道左心室电极置入侧壁在改善心功能状态,化解心室内和心室间不同步,逆转心肌重构上明显优于前壁。研究还显示左室电极置入心侧静脉较置入心大或心中静脉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逆转左室重构的效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左心室电极的最佳位置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术前应运用超声技术测出每个患者具体的左心室收缩最延迟部位,即左心室电极置入的靶部位,这样CRT获益才能最大;并且有研究指出左室电极置入非理想部位CRT术后的左室功能(LVEF)及心肺负荷(VO2max)无改善。一般来说侧壁是左心室激动最晚的部位,与之对应的侧静脉和侧后静脉也是左心室电极置入的最佳位置,这也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左心室电极置入的最佳位置。
实际上CRT手术过程中左心室电极位置的选择是困难的,部分患者左心室电极因各种原因不能置于术前评估的理想位置。Becker等发现由于心衰患者心腔显著扩张、冠状静脉解剖变异大、冠状窦口定位困难等因素,往往很难将电极放于理想部位。
前一篇: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