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向CART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

(2010-09-25 20:58:38)
标签:

健康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是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且闭塞时间超过3个月,前向血流TIMI 0级的病变。CTO的开通可减少冠脉搭桥术的必要性[1],并可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2,3]。CTO仍然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最具有挑战性手术,成功率低。由于对CTO观点等不同,欧美加等国家医生和亚洲医生比较,相对较少尝试CTO手术。今年二月在纽约举行的第七届国际CTO高峰会上,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医学教授马丁•里昂总结时指出目前CTO得到较少治疗(undertreated)。

    尽管近年来在CTO病理生理基础、专用器械和PCI手术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成功率低并不尽如人意。传统一般采用前向导丝策略通过CTO病变,例如平行导丝技术、超声引导技术等,成功率在50%70%左右[1],既往如激光导丝、射频导丝、超声振动系统、钝性小撕裂等方法可提高未成功病变的50%成功率。总成功率可提高至60%80%。但这些装置虽然带来成功率,但也可以增加例如穿孔等并发症等。临床很难如此高的并发症,故没有广泛应用。
    CTO的PCI治疗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导丝不能通过CTO而进入血管远端真腔。上世纪80年代有逆向技术治疗冠脉非闭塞病变。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Katoh医生应用逆向PCI方法治疗CTO,1998年后在国际上陆续推广。其技术核心主要通过单导丝逆向通过CTO病变,并没有同时采用正向导丝的接应策略,逆向PCI技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开通CTO的成功率,但由于逆向路径长,操作可控性差,缺乏正向路标,对术者要求高,限制其使用。逆向介入治疗CTO技术,明显提高了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从以往的70%左右上升为2006年的90%以上。逆向介入治疗技术成为目前最有希望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的技术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