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浆BNP水平评价ACEI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预后的价值

(2009-06-27 14:55:44)
标签:

健康

关键词 脑钠肽 ACEI 心力衰竭  预后
摘要
    目的  通过快速床旁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中脑钠素(BNP)水平,监测ACEI类药物的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预后评价的价值。
    方法  入选2004年1月~2008年12月HF患者3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床旁抽血查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用药前、治疗后两周和3个月的射血分数(EF)、BNP含量,观察出院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果  BNP浓度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两组比较,BNP浓度减低程度与ACEI的疗效成负相关;BNP浓度严重升高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升高。
    结论  快速床旁检测血浆中BNP浓度是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是评价ACEI疗效的有效指标;血浆BNP浓度高低可能是对心衰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急症科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也很困难,尤其是在合并肺部疾患时,这两类疾病在物理、实验室及X线检查的结果上往往是非特异性的。目前在CHF的诊断与治疗上没有一个能够早期、迅速、客观的检测手段来帮助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主要凭借医生的临床经验及一些间接的检测方法来佐证。脑钠素(BNP)是心室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肽类激素,BNP检测是在心力衰竭(HF)领域的定量指标,因此BNP在HF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价方面取得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2].被称为2002年国际医学十大新闻,2002年值得关注的十大医学成就之一。我们通过快速床旁检测HF患者血浆中BNP浓度,研究BNP对HF患者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价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入选2004年1月~2008年12月因各种原因导致HF住院患者3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常规使用ACEI类药物纠正心衰,入院后最终给予靶剂量苯那普利(洛丁新,由诺华公司提供)5~10mg,一日1次,治疗3个月,午饭不良反应者,长期治疗,对照组不使用ACEI类药物。两组均常规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
1.2  方法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工作组推荐的标准。所有HF患者按心功能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BNP阳性域值>100pg/ml,心力衰衰Ⅰ级BNP域值水平为152±16pg/ml,Ⅱ级是332±25pg/ml,Ⅲ级为590±31pg/ml,Ⅳ级为960±34pg/ml3。任何一个给出的分级标准中,女性稍高于男性。
    测定BNP的仪器:美国博适Triage快速测定和诊断仪,抽血后10分钟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患者血中BNP浓度(pg/ml)并打印报告。 
1.3  观察指标
    入院后即刻床旁抽血查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入院时血压、心率、肺部罗音,检测用药前、治疗后两周和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BNP含量,并随访6~12个月,观察心功能情况、再住院率及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4  统计方法
    各组数值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用Pearson法。双侧P值<0.05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入选心力衰竭患者340例。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34例,平均年龄68±12岁,冠心病心力衰竭160例,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15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6例。余6例为糖尿病心肌病,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左室功能等无显著性差异,随访中死亡26例(实验组8例,对照组18例),随诊中共获得有效数据314例,其中实验组158例,对照组156例,有32例病人失去随访,最终获取有效数据为282例,实验组143例,对照组139例。
2.2  各级别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浓度及LVEF比较(见表1)
    各级别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浓度、LVEF比较
           
                        
 
 BNP(pg/ml) 
LVEF(%)
对照组 
用药前   
(n=156)   
967.04±366.16     
37.37±12.15
 
用药后   
(n=139)   
296.21±146.54**   
41.52±13.05*
实验组 
用药前   
(n=158)   
985.32±398.64     
37.54±14.09 
       
用药后   
(n=143)   
121.32±165.01**    
46.02±10.32*
    注:用药前后相比,** P <0.001, * P<0.05,BNP=脑钠肽,LVEF=射血分数
2.3  随访资料
    随访6~12个月,共有26例死亡,其中23例死于心力衰竭恶化(BNP均>1000pg/ml),3例死于心肌梗死,因心力衰竭原因(BNP>500pg/ml)再住院例次数48例,BNP<500pg/ml者为12例。
   
讨论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9/05/temp_2978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