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ISHNE心衰论坛:问答四

(2008-06-06 13:14:05)
标签:

健康

 1.来自墨西哥的Luis M. Gomez Saenz医生问:雷诺嗪(血管扩张药)对心衰患者的治疗有效,但是对心脏缺血的治疗效果不佳,事实是否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病情进展到什么情况时需要有明确的治疗区分?
    Andrés Ricardo Pérez Riera回答:亲爱的Dr. Luis Gómez Saenz:雷诺嗪是一种新奇的抗心绞痛药物,血浆浓度为2-6 mmol/L时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而且不会降低心率和血压。雷诺嗪可以抑制迟钠电流,心肌缺血时通过减少[Na]i 缓解心绞痛症状,因此,通过Na/Ca交换可以减少Ca内流。AMI时氧化应激增加了迟钠电流。Na和Ca负荷增加被抑制和挛缩似乎可以解释雷诺嗪的抗心肌缺血作用。雷诺嗪可以产生与长期服用胺碘酮相似的离子通道效应(减少I(Kr), I(Ks),late I(Na), 和I(Ca))。雷诺嗪抑制EADs和减少TDR的作用表明,它除了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外,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SCD, 高儿茶酚胺血症, 糖尿病和HF与心脏内外膜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改变有关。试验数据表明,与膜稳定有关的2条代谢途径可能会成为保护细胞的治疗目标。可以增加心脏磷脂循环的药物(雷诺嗪)显示出抗心肌缺血作用而无血流动力学影响。这种作用基于脂肪酸合成磷脂过程改变,它降低能量生成的有效性。一种营养疗法同样使结果具有希望。除了抗心律失常作用,食物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减少脂肪酸能量消耗,从而使需氧量降低。包括脂肪酸在内的心脏代谢途径应该被视为一个不确定平衡的整体。糖尿病患者的心肌具有不同的代谢状态,与冠心病的心肌相似。糖尿病和其它慢性心脏病患者在脂肪酸代谢紊乱方面有共同特点,导致能量平衡改变,长链PUFAs 减少,心脏内外膜上脂肪酸分布改变。然而,以上紊乱不能做为独立治疗目标,应该被视为整体。向全体与会人员问好!
 
    2.来自西班牙的Jose Luis 医生问:房颤和心衰:房颤消融还是房室结消融并植入CRT?
    美国的Brian Olshansky回答: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趣但难以回答的问题。我认为,言外之意,标准药物治疗如AF心率和心律的控制对该患者难以凑效,AF明显加重而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否则甚至不需要考虑消融治疗;如果是的话,需要考虑心房“踢动”,任一一种治疗的短期和长期成功率,AF的频率(静息和运动时), QRS宽度,左房大小,AF类型(阵发/持续或永久)及AF的频率波动性。如果心率被控制“合适”的话,没有必要消融房室结,如果心率快,但血压太低而不能加用beta受体阻滞剂的话,用地高辛控制心率,可选用房室结消融加 CRT起搏。如果左房大小相对稳定(如<50mm) 药物不能控制心率,可达龙不能转复窦律,则有充分理由考虑两种方法中的任一:房室结消融并CRT或房颤消融。但尚无随机研究从临床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如果左房<5.0cm,房颤持续存在<1年,我会在房室结消融+植入CRT前优先考虑房颤消融。绝大多数伴心房扩大的CHF患者中,我不怀疑房颤消融的高成功率,甚至对持续时间久者。如果房颤消融成功的话,则其可能是对中期效果的更好选择(没有人知道长期效过果)。很抱歉在此长篇赘述,但这里讨论的内容确实很多。

    讨论1: Dr Mauricio Rondón:亲爱的朋友们:我斗胆在此予以评论,有房室传导阻滞症状而需要植入起搏器或植入双腔起搏器的CHF患者中经常见到这种双腔反应模式,由于只有右室起搏,导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