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沈法荣教授谈: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心力衰竭
(2007-09-18 18:36:55)
传统的右心室起搏一般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具有起搏导线植入容易,起搏参数相对稳定的特点。但是右室心尖部起搏时,左室延迟激动,造成了类似左束支阻滞的情况,有可能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造成多方面不利的影响。
(1)右心尖起搏会丧失左右心室的同步性:窦性心律时,心室激动的传导,几乎是均匀、同步,自上而下地扩布到左、右心室。心肌细胞的迅速除极形成约60~80
ms的心室除极QRS波,随即形成复极的ST-T波。左右心室的机械活动时间与生物电活动的顺序大致一致。但是右室心尖部起搏使得心室最早激动点位于右室心尖部,激动逆行,使整个心室收缩形态及起始方向与正常恰好相反。右室心尖部起搏相当于发生了左束支阻滞,结果使室间隔与右室游离壁先收缩,左室游离壁的收缩明显延迟,结果左室游离壁与室间隔的同步性丧失。使得左右心室的收缩失同步化。而且激动通过局部心肌传导给邻近细胞,其传导速度缓慢,使起搏时的心室除极波宽大畸形,时限>120
ms。导致了右室心尖部起搏时心室的等容收缩时间延长、总收缩时间延长、而左室充盈时间相对缩短,心输出量和心功能下降。
(2)右室心尖部起搏造成心室腔内分流和二尖瓣返流:右室心尖部起搏,最先使右室心尖部激动,使心室内血液涌向激动延迟、收缩延迟的左室游离壁和侧壁的基底部,引起局部的膨隆、扩张、非同步甚至矛盾性室壁运动。对于室间隔也一样,右室心尖部起搏时,右室肌除极早于左室,室间隔随右室先行除极、收缩,而延迟激动的左室游离壁除极和收缩时,室间隔收缩已结束,在左室游离壁收缩产生的张力及室内血流的压力,使间隔出现向右的反向位移、扩张、异常运动。上述不同时相出现的心底部、心尖部、室间隔的不协调收缩,甚至矛盾性室壁运动能够产生数量不等的心室腔内的血液分流。这种腔内分流的现象在心脏明显扩张时更为明显,可能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心室腔内的分流将使收缩期延长、左室射血期缩短,左室的每搏量下降。当右室心尖部起搏引起左室后乳头肌功能不全时,能引起二尖瓣返流。
(3)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神经内分泌的激活:长期神经内分泌的活性增高不仅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可直接损害心肌,使心功能恶化,且其活性水平直接与患者的预后有关。Al-Hesayen的研究提示,长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单纯心房起搏相比,心脏的去钾肾上腺素是分泌会增加大约65%,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压也会增加,降低心肌的效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