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力衰竭治疗中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孰先孰后?

(2007-09-14 16:06:41)
标签:

健康/保健

   半个世纪以来,对心衰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因素的认识有了根本改变:神经内分泌(交感神经和RAAS)的过度激活将明显加重心肌损伤、心室重塑、促进心衰进程。全面阻断这种神经内分泌改变,是阻断恶性循环的关键。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充分应用可显著改善预后。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慢性心衰指南起了里程碑的作用。
   尽管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益处已明确,但它们的应用次序对于左室功能与NYHA分级心功能的影响尚无足够证据。所有的慢性心衰治疗指南中,都强调在利尿剂、ACEI的基础治疗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这种用药顺序是来源于ACEI被证实可降低AMI、心衰死亡率和并发症的临床试验早于β受体阻滞剂,绝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因此早在90年代初,Braunwald教授就指出ACEI是治疗心衰的基石。各国指南均将其作为心力衰竭标准治疗的重要成分。而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经历了25年漫长艰辛的历程,于20世纪末终于以近万人的三大研究(CIBIS-Ⅱ,MERIT-HF和COPERNICUS)的胜利结束而修成正果。“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衰的标准药物”被写入指南。这三个研究的用药程序均是在充分应用ACEI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的,并且由于其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作用,指南建议将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ACEI之后。对于重度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欠稳定的患者,这种用药顺序是毋庸质疑的,但对于NYHA分级Ⅱ~Ⅲ级的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是否优先选用β受体阻滞剂是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

   “ACEI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它对CHF的长期效应在于其可阻止体液尤其组织RAS的过度激活,减少心肌损伤,而且其短期效应还能减轻左室的前后负荷,对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会明显减少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的负性作用,有利于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但是,众多研究证实ACEI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作用主要在于降低CHF的恶化,而无减少室颤、猝死的功效。因为ACEI缺乏对交感神经系统的阻断作用和对心率的减慢作用,缺少对室早、室颤的遏制作用。如果花费较长时间滴定ACEI剂量,使之达到靶剂量后再启用β受体阻滞剂,会使这段时间内的猝死率不能有效降低。
    而β受体阻滞剂似乎具有更多的优势:①β受体阻滞剂可同时阻滞交感神经系统与RAS系统,而ACEI仅阻滞后者;且有研究提示β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的改善与逆转重塑的作用要比ACEI强。②β受体阻滞剂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率,以致心肌耗氧量减少,并可延长舒张时间,而使冠状动脉灌注增加。③β受体阻滞剂还可拮抗循环中儿茶酚胺对心肌的直接毒性,有效降低猝死率。MERIT-HF研究显示,在NYHA Ⅱ、Ⅲ、Ⅳ级心衰患者死亡原因的构成比中,猝死各占64%、59%、33%,因此,先用 β受体阻滞剂似乎使NYHA Ⅱ、Ⅲ级心衰患者受益更多。
    最近完成的几项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为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次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也对指南建议的心力衰竭药物的治疗顺序提出了挑战。

 

 

 

文章来源于:心血管网  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131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