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世芳教授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2007-08-31 18:29:11)
标签:

健康/保健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危害全球的一个健康问题。尽管其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心衰得不到有效控制,5年病死率高达50%以上。
    近年来,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CHF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强心、利尿、扩管”的药物联合应用转为“药物-电机械的综合治疗(pharma-co-mechanical approach)”,包括有:1.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为核心的“神经内分泌拮抗”药物的临床应用;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即双心室起搏用于伴有室内传导障碍的CHF患者;3.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药物-电机械的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症状,并可获得以下效益: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死亡率。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心衰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长期激活有关,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在早期能维持循环及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对心功能起一定的代偿作用,但过度的激活则可加速心室重构,促进心衰的恶化。神经内分泌拮抗药物按其作用靶点的不同和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可分为:1.交感神经抑制剂;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抑制剂;3.内皮素(ET-1)受体拮抗剂;4.致炎细胞因子(TNF-α)拮抗剂;5.中性内肽酶(NEP)抑制剂;6.精氨酸加压素(AVP)受体阻断剂等。

文章来自:心血管网: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184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