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出差,CBD这等大忙人竟然很难得有空,晚上约我一起吃饭。
这天正是国内网络上嚷嚷的热烘烘的光棍节。
不过我想在美国生活惯了的他,大约是不知道这是什么节日的吧。
这天的地点,是CBD推荐的位于中环的东方文华顶层的法国餐厅Pierre Gagnaire.
迈入大门的那一刻起,顶级酒店的services就开始无处不在,体贴温馨而不过分殷勤。
我们没有预定,被告知当晚已经fully booked。
正当准备离开时,法裔餐厅经理跑过来告诉我们,有一桌客人预订了但是迟到没有来,
如果再等待10分钟他们还没有出现,就可以为我们安排座位了。
能够享受到一餐顶级法餐,等待10分钟当然是值得的。
与CBD漫步到旁边的酒吧小憩、等待、闲聊,期待我们有好运气。
在悠扬的爵士乐中,烛光中,等待10分钟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
我们今天的运气和我所期待的一样,lucky. 领位入座。
整体的环境很浪漫。
窗外无数的霓虹灯、轻柔的背景音乐、清一色的打tie男士服务生,雪白的桌布和满眼的水晶酒杯,客人们也全部都是盛装出席。
但是气氛却是轻松的,我们在这里不由自主地细语,但话题都是愉悦开心的。

餐前的小点,服务生细声细气的叽里咕噜的解释了一番,可惜我全忘了。。。。印象是挺甜的味道。
开胃菜。每一种菜式端上来,服务生都要毕恭毕敬的鞠躬在我们面前,详细地把菜名、做法、配料统统用英语说上一遍。服务的质量到真的没得说。
这面包我很喜欢,眉毛角面包很有嚼头,方块的那种有点像稻香村的起子饼。
下面的这个我也忘记是什么了,鹅肝么?稀里糊涂的吃下去了,全因为就一口的量。
煎安康鱼配柠檬酱,配菜是白萝卜块加苹果片。

另一道主菜,依然好长好长的名字啊。
Round filet of venison with vadouvan spice.Grapefruit marmelade,
mango, dried apricot. Orange rum and cinnamon
syrup,crunchy red cabbage with
blackcurrants. 鹿肉加入一堆调料和配菜。
说实话,味道没有很特殊的记忆。
这次来香港无意中看到一个Asian food channel,
里面24小时滚动介绍各种西餐的烹饪方式。无奈时间太短,只有睡前匆匆看了几分钟。但是其中有一点印象很深刻。Garnish,the
secret of being a chef.
再精美的菜肴也需要“绿叶”的衬托才完美啊。西餐中就是这样,视觉的效果似乎更要大过味觉的效果。
甜品上来了,给我带来很大的惊喜。
Full set dessert.
CBD其实没有没有点任何的甜品,图片的盘盘碗碗全部都是我的set menu中包括的。

每一份小甜品都是一口的量。吃得不多但是很满足。想起了一本书叫“法国女人吃不胖”,似乎也是这个道理,美食是给大脑吃多过我们的胃。饱感还是最终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满足,这满眼的精致,我的大脑岂能不乐得“满哉满哉”呢?
当然价格也很“满足”,一个人一套要1200港币,烧钱的地方。
香港就是这样,花钱是最容易的事情。
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很不开心。
然而,细细回忆,事情其实我早已有预感的。
人的第六感有时候真的准确的好可怕,
一点点的流露就可以让人猜出真实的想法吧。
既然已经知道发生的事情,就让我淡然的忘记吧。
人生不过几万天,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不快乐呢?
Scott说的很对,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我们自己。
Look forward, 前面还有太多的快乐在等待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