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的“心情小贴板”上,随手写了写自己的“对生活的要求”:
房子不用很大,只要能够有个完整的厨房让我施展拳脚就可。
汽车不用名牌,只要能够为我代步不用天天挤公车就可。
娱乐不用很贵,只要能够每周打上几次羽毛球就可。
却收到了XX同学飞来的小纸条:“这样的要求表面看也许真的很简单,但是如果较真看看他们的延伸,也许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完整的厨房?是不是要大冰箱?烤箱?配齐了是不是又要考虑微波炉?或者烤箱是不是要换成那种专业型的?汽车代步?是不是要考虑车位、保险、维修?几次羽毛球?是不是要买高级的拍子?要不要请教练帮助提高水平?一个小小的要求,反过来似乎又会引来一大堆的附属品和无尽额外的支出。”
XX同学说得固然很有道理。也许就是这样吧?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有着N多的“内涵”。
这道白斩鸡也是如此,看似简单的一道凉菜,却也是有这么多的讲究。曾经以为白斩鸡只不过是将鸡肉煮熟,浇上一些酱油汁罢了,却发现原来每一步都有好多要注意的处理方法啊!
1、先来说说这鸡,自从禽流感之后,北京很难买到活鸡了。就算是淘宝上可以找到,却仍然心有余悸,不敢尝试。买来的当然只有冰冻的三黄鸡了。冰冻的鸡肉自然味道无法与新鲜的相比,非常感谢雪花教的这个冰冻鸡肉返鲜法。
关键点:煮好的鸡用冰水泡凉后用盐,给鸡做按摩,里里外外完全按摩后用保鲜膜封好,放冰箱1-2天后再吃,这样用盐处理过的鸡,能把鸡的冰冻味道去掉,带出鸡的鲜味。虽然时间上比较长了一点,但是对于爱吃的人来说,为吃不怕麻烦才是真理么,呵呵。(另外,用冰水泡的好处是可以使鸡皮比较脆,加强口感)。
2、当鸡肉从冰箱里拿出后,还要切成块。要想把鸡肉切得比较美观一点,也是有一点讲究的。关键点:切的时候要顺着鸡肉的纹理切,才会块状比较完整、漂亮。(接下来的两步都是uncle
wang传授的)
3、调出好吃的酱汁。白斩鸡有上海版的,也有广东版的。在查阅了之后发现,其实这两种方法的差别并不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咸淡。这碗酱汁中放的材料有葱姜碎、生抽、老抽、白糖、香油、胡椒粉、蚝油、盐、少许辣椒油。关键点:蚝油是提鲜的关键,也可以少放一点十三香。
这盘颇费功夫的白斩鸡,只有在真正的品尝了它的美味之后,才会真的感叹一声:值了!所有的步骤还是值得的!
开个小差:1月26日,这个礼拜六,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庆节了。一直很想写点有关澳大利亚的特色美食。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都说澳大利亚其实没有自己的食物啊。我却不认同,虽然历史的时间短了一点,但是还是有着自己的文化的。
鸡肉做出的其他美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