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极劲儿的科学解释

(2012-09-06 14:11:38)
标签:

太极站桩

杂谈

分类: 太极
《内家拳之整劲探讨,白日梦试发贴。》。
现将其中内容贴下:
--------------------------------------------------------

    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这是古人对发力传导的一种朴素认识。实际上,肌肉的收缩才会产生力,但是对内家拳来讲,这个肌肉的收缩不是指单单的某个肌肉或某肌肉群的收缩,而是周身肌肉群共同协调的结果,主宰在腰脊(或腰胯),一般发力,首先是胯部的退让性下压,是下肢产生蹬力(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方向向上,经骨骼传导上肢端。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认识:“肌肉收缩产生力,蹬地的反作用力反向上传,而骨架传导力量。”也就是肌肉生力,骨骼传力。而在力量上传得过程中会遇到关节,这个时候如果骨节附着的肌肉等软组织紧张,那么就会成为阻力,消耗反向作用力。所以我们需要肌肉等软组织适当放松,减少上传力量的消耗。使得每个关节的节点都能合理串联导力,而由于我们的关节头大多数是由圆面构成的,每次力量传导都会使得关节做出相应的滑动,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系列杆杠作用,该部位的形体会产生相应的动作变化,而这种动作变化,在外给人一种柔和自然的感觉,而自身由于神经的作用能感到力量的传导,仿佛体内流动着一股能量,但人体本身肌肉却是放松的,这股力量不是靠自身主动收缩某段肌肉引起的,由于反向作用力是以上传为主,这又自然给人一种拔伸和轻灵上升的感觉,这就是“关节串联、用意不用力”的内在写照。

    由于我们的肌肉有很多事螺旋缠绕攀附在骨头上的,反向作用力经过骨节,引起骨节滑动,又必然会牵动肌肉,于是在动作上除了松柔和缓外,还会产生微小的螺旋运动,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更加自然,外在的运动便犹如游鱼摆尾,风中飘旗,自身感觉如浮在水。

    而肌肉的相对放松,骨节滑动牵引肌肉纤维,肌肉纤维本身存在弹性,内外侧肌肉的收缩伸张和关节的屈伸自然是矛盾的,于是身体又会感受到周身关节如有争拉,这就是争力,关节在打开(伸张)的过程中,又会体认到回收(屈曲)欲止的感觉,身体各部位都在“争”,都有矛盾,似乎每一动都阻力,人如在水中,连空气都能感受到存在阻力一般,这正是争的结果,说白了就是矛盾,也就是某些轮论调所谓的阴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