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战争,在一定的范围内来说就是打群架。但与现代战争的根本目的倒也是差不多的,都是想多占点或少丢点什么而已。只不过相对而言,人们一开始的想法要单纯得多,至少,还没有想到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这类的大大问题。
黄帝那时肯定就没那样想过。
因而,当黄帝面对炎帝的求救时是陷入了长考的。
打仗这事黄帝是知道的。在神农与斧遂之间就各自邀了一帮人打了一次,其实不就是想搞个有水的地方好捕鱼、搞个有草的地方好放牧、搞个肥沃的地方好种田罢了。
前些年,不就是眼前的炎帝为了上面说的那些个事,召集一大帮人想要了俺的地盘么。说起来老炎家与咱老黄家都是同一战线上的人,可在阪泉那儿,双方不就是为了吃饭问题都很是激动,虽说本来也是可以避免的,结果还是狠打了一场。
那次老炎的弟兄们是很吃了一些亏的。
但想起来,毕竟大家的氏族关系一直还是不错的。要是从根上理起来,还算是一家人。其他不说,就算是紧邻,那也是弟兄们抬头不见抵头见的,谁还想把谁真往死里弄呀。
这些年过去后,两家也还是越走越近嘛。
其实呀,多看看,多想想,眼前叫黄河的这条水还是很长很长的嘛,无非是个上下游的关系而已。谁还独占了不行?!
但炎老弟看起来这回是真的激动了。
在下下游还有一个被蚩尤统领的部落,他们觉得越往上,水越满、草越丰、地越广,还真的从下面一路打了上来。结果,老炎这家伙挡不住了,打了几次居然没能拦住人家,这不,只好来俺们这想想办法了。
从炎帝说的情况看,蚩尤那家伙还真的有几把刷子。
特别是蚩尤他们的武器很是厉害,比俺们最好的家伙还要先进得多。尤其是他的部落,简直是全民皆兵,打起架来差不多都是不要命的。
也真是难为老炎了,人倒不少,但就是一接触,压根就不是人家的对手。
不管咋说,最终老炎还是到俺们这来求救了。说明人真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要找最亲的。再说,要是真让蚩尤横下去,动俺老黄家的奶酪那也是迟早的事,不如就此作个了断。
那就让蚩尤尝尝俺们联军的滋味吧。
为了体现俺们对外的一致性,不如就叫华夏联军算了。蚩尤他们,位于东,边远地区,权且称他们为东夷吧。
当然,这种联合行动计划是要各地领导班子当众表态的。好在附近的各地氏族首领,尽管他们各自的图腾不一,但龙、狼、豹、雕、熊、罴,甚至更远的玄女族们也是觉得蚩尤做得太过分了,愤愤不平的结果,都是要求在俺老黄的统一指挥下,拿下蚩尤,共保平安。
但蚩尤的部落联盟还真是小看不得的。
除了打仗的家伙厉害,尤其是善于雨季进攻。一到下雨的季节,特别是雾气未散时,神出鬼没的,怎么打他们是怎么赢。
而这鬼天气,简直就象是他们雇来的一样,不是下雨,就是起雾,没完没了的,完全是与俺们善于旱战的华夏联军过不去。
看起来,人多未必都能当人用。说啥也要重新考虑考虑了,总不能打一场败一场吧,“九州”都打没了,联军已经是“九战而九败”,其实何止是九战呢,“九”是啥概念,不就是最大化么。
得想想更好的办法了!
办法还真是比困难多。
俺们不是处于上游吗?这不就是最大的优势!
找些适于筑坝的地方,多积些水,等他们来时灌不死他!
要找这么个地方还真不容易,选来选去,也只有涿鹿一带比较理想了。
时机是等来的,蚩尤再横,也横不过洪水,俺们的办法就是灵!
冀州之野,也就是被后来大家称为河北地区的地方,蚩尤还是兵败当了俘虏。说是兵败,其实那时也没啥“兵”的概念,无非就是看谁召集能打架的人多不多的事儿,谁将对方的人打死的越多谁就是赢了。
既然活捉了蚩尤,本来按惯例,让他号令他的所有部落投降了也就算了。但大家这时候都不高兴了,纷纷扬扬说这说那,只好遂了群众的意愿,处死了蚩尤并将革命进行到底。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意思就是沿河而下,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谁说的?反正就是那意思罢了。
所以一直打下去,打到尽头也就是泰山了。
说是“打”下去,其实也没啥可打的了。没了蚩尤之类的英雄,那还有象样的架可打么?
很多事情总比想象的要轻松的多。到了泰山,觉得再怎么的也没多大意思了,便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封泰山”仪式,目的也就是告诉所有长耳朵的人,这里的地盘都归老黄和老炎了。至少也算是俺们到此一游了!
归谁的问题解决了,但谁来管理这片大而又大的地方还真成了问题。
大家表决的结果,还是选个原有的东夷集团的人来处理吧。于是,“命少清正司马鸟师”,大概意思是让一个叫少清的在鸟的图腾下总管附近地区的氏族部落。
条件当然是有的,那就是必须与华夏部落结为联盟。
如果真是象传说的那样,这个条件并不苛刻。
上古时期的战争囿于人力与武器甚至包括组织、后勤等多方面的制约,打击和反抗的双方投入都是非常有限的。
黄帝的优势估计是在于鼓动了周边的部落。最终是人多力量大,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黄帝再英明,对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特大土地区域也是无法进行有效管理的。
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天下一家了,结了盟,发了誓,该咋的还是咋的,有个名誉领导比没有当然是要强得多了。
有人说,涿鹿之战是战争的开始。
如果进一步展开想象的话,在这些传说的战争之前,肯定还有更多的战争。当然,所谓的“战争”或许更接近于规模较大的群殴。
这个传说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战后的黄帝通过结盟的方式成了华夏民族的共同领导。涿鹿之战,加速了部落之间的融合,使中原地区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最基本的版块。
从而,炎黄子孙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符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