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之语:朋友

(2008-08-21 09:17:42)
标签:

杂谈

随笔/感悟

    在人与人之间,这是一个概念广泛而模糊的东西。

    如果划定一个大致范围的话,无非是相互交往并且较好的那类人。

    如果细析也许更易把握。

 

    对这个词作最早界定的当是《周礼》:“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要是从这种关系来看,“朋”比“友”似乎更近乎,而“友”比“朋”来得更牢靠。如果既是“朋”又是“友”,那关系就更铁了。

 

    相比而言,人的一生中,“友”应是比“朋”或既是“朋”又是“友”的要多得多。

    因为相同或相近志向的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的,而同师的阶段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虽说“友”的圈子比“朋”扩大了,但能称为“友”的也并不是聊上几句、见上几面就可决定的。

    “志”者,按《诗》的说法是:“在心为志”。也就是说,从内心想法“同”者才算得上“友”。

    这,好象有点玄了。

    这种玄其实是对“友”的要求更高些。

 

    关于“朋”的相连说法是:

         1、《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兮”,指结党。

         2、《山海经》:“群居而朋飞”,指成群。

         3、《后汉书》:“朋心合一”,指齐一。

 

    关于“友”的相连说法有:

         1、《尔雅》:“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指兄弟想敬爱。

         2、《诗》:“琴瑟友之”。指交好。

         3、《孟子》:“出入相友”。指帮助。

 

    相比之下,“友”是一种更具境界的关系。

    估计这几点也就是现代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内涵了。

 

    遗憾的是,从这个词的本源看,是没有将广大女性包括在内的。

    其实,即使现在,在异性之间,如要介绍给别人的话,除了特指的“男朋友”、“女朋友”外,几乎很难听到拿“朋友”来介绍的。

    这种情况也许与“朋友”这个词的历史使用所形成的习惯有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