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种常见骨关节疾病的临床鉴别

(2022-08-02 10:31:08)
标签:

骨与关节

      骨关节疾病是指以影响骨骼及关节为主,并引起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是骨性关节炎(OA)、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等关节疾患的统称。此类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肿胀、疼痛、变形等。
 一,骨性关节炎:
       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软骨与骨磨损)。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退行性OA和低水平炎症性OA。前者是由于遗传、年龄、肥胖、损伤、过度使用等因素对关节软骨造成的退行性改变,是我们传统认知的OA;后者是指固有免疫参与的一种慢性低水平炎症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与包括局部组织损伤、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滑膜炎是该病的核心。
      1.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疼痛及压痛是O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36.8%-60.7%。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
      2 . 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髋、膝关节。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俗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3 . 关节畸形: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OA最为常见且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4.骨摩擦音(感)及肌肉萎缩:多见于膝关节OA。
二.风湿性关节炎
       一种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女性好发,女:男=3:1。多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通常有2~3周的咽部感染前驱症状,继而全身出现变态反应,长期累及各个关节组织形成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
       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以炎性滑膜炎、侵蚀性关节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好发,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雌激素水平等有关,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等)、劳累、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刺激等可以诱发本病。
      1 . 症状:起病缓慢,常有乏力、纳差、体重减轻及低热等全身症状。最常见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为主的对称性、多关节(常≥5个关节)、小关节肿痛,随着疾病发展逐渐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指关节呈梭形肿胀,晚期可畸形。晨僵的持续时间常与病情活动程度一致。关节外表现常见有类风湿结节、血管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心包炎、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全身各个系统的损伤。
      2 . 体征:对称性的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以四肢小关节多见,或可见皮下类风湿结节等。
四.痛风性关节炎
       是指由于人体内部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体内过多的尿酸无法正常代谢所导致的血尿酸浓度过高,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腔及其周围软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占慢性关节炎的2%-5%,其病变可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歇期、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
       临床表现:急性期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滑膜充血有滑液产生、中性粒细胞渗出及纤维坏死、滑膜表面细胞呈灶样增生、滑膜有弥漫性或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患者表现为突发的关节红肿、剧烈疼痛、活动受限。间歇期:间歇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是血尿酸水平往往是升高的。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1.痛风石形成,关节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在发作之后也不能完全缓解。2.受累关节逐渐增多,严重者可累及肩、髋、脊柱、骶髂、胸锁、下颌等关节及肋软骨,患者可有背痛、胸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表现。
五.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
      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的多系统炎性疾病的总称。包括:分类未定脊柱关节病(USpA)、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牛皮藓)关节炎(PsA)、瑞特综合征等。SpA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遗传、微生物感染、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1,强直性脊柱炎:10~40岁男性多发,以2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女性发病年龄较迟。以中轴关节如骶髂及脊柱关节受累为主,虽有外周关节病变,但多表现为下肢大关节,为非对称性的肿胀和疼痛,并常伴有棘突、大转子、跟腱、脊肋关节等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疼痛。关节外表现多为虹膜睫状体炎、心脏传导阻滞障碍及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骶髂关节面虫噬样破坏,继而出现关节面硬化,间隙变窄,晚期关节间隙消失、融合,多对称发病。90%的病人HLA-B27抗原阳性,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有更为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2,银屑病关节炎:有特征性银屑疹或指甲病变,或伴有银屑病家族史。常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早期多为非对称性分布,血清类风湿因子等抗体为阴性。多累及小关节,典型表现“指套"征。骶髂关节改变相似。
      3,瑞(赖)特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是以结膜炎、尿道炎和关节炎三联征为临床特征的反应性关节炎。常表现为突发性急性关节炎,起病急,发病前常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伴关节外皮肤、黏膜症状,双眼角膜炎可先于全身5~7天出现。以大关节(尤其下肢关节)非对称性受累为主,HLA-B27可呈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可出现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的X线改变。三联征都有者为完全型,仅尿道炎和关节炎者为不完全型。
       目前认为本病有两种形式:性传播型和痢疾型。前者主要见于20~40岁男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泌尿系感染后,生殖器被沙眼衣或支原体原体感染后发生。后者少见,主要见于女性、儿童和老年人,通常在肠道细菌感染后,称为痢疾型,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及弯曲杆菌属等)。也可能与感染、遗传标记(HLA-B27)和免疫失调有关。患者亲属中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发病数增加。
       眼部表现:结膜炎58%,葡萄膜炎12%,角膜炎4%。关节病变: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和踝、足、腕关节。黏膜病变:口腔或龟头周围发生无痛性黏膜病变。特征性皮肤、指甲改变:脓溢性皮肤角化病(皮肤丘疹、小水泡、脓疱)。
      4,脓疱病性骨关节炎( pustulotic arthro- osteitIs,PAO):掌跖脓疱病(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PPP)好发于中年女性,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疾病,特征表现为掌跖部位无菌性小脓疱,可伴角化、脱屑。其引起的关节病变常被误诊。
       脓疱病性骨关节炎,是一种独立的与皮肤病变相关的关节疾病,病变常累及锁骨、第1肋骨、骨间韧带附着处、胸骨柄体联合部及邻近的肋软骨,引起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化验室检查HLA-B27抗原及类风湿因子阴性。  
       影像表现: 1、两侧胸锁、胸肋关节改变较有特征性,锁骨及肋骨近端、胸骨柄、胸骨柄体联合处,表现为骨质毛糙,增生、硬化、膨大,可伴有骨性关节面侵蚀,关节周围软组织受累。  2、胸腰椎体增生硬化伴椎旁骨化,但椎间隙正常。  3、骶髂关节单侧受累,多表现髂骨关节面下硬化,少有关节面破坏。              
       SpA的共同临床表现:炎性脊柱疼痛,由脊柱炎与骶髂关节炎所致颈背或骶部疼痛,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减轻,伴脊柱活动受限;外周关节滑膜炎,以下肢为主,多累及膝、踝、髋等关节,多数呈非对称性、少关节型;附着端炎,主要为跟腱或足底筋膜附着部位自发性疼痛、肿胀,或体检时有压痛;关节外表现,可有眼损害(虹睫炎、结膜炎)、皮肤损害(银屑病、坏死性脓皮病、结节性红斑、指甲病变、血栓性静脉炎),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病变(溃疡、尿道炎、龟头炎、宫颈炎、前列腺炎);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lgA水平增高等非特异性改变;血清RF阴性;多数患者HLA-B27阳性;X线检查有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改变。
       5种常见骨关节疾病临床特征的横向比较:
       病因:
• OA主要是退行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软骨和骨磨损所致。
•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通常有2~3周的咽部感染前驱症状。
• 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组织之中所引起。
• SpA可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起病方式
• OA发病缓慢,病情反复。
• 风湿性关节炎起病隐蔽,在出现明显的关节症状之前可以有明显低热,少数患者会有高热,常常还伴有乏力、全身不适和体重减轻等。
• 大部分RA发病缓慢,部分起病急、病情反复、时轻时重,严重者逐渐出现关节畸形。
•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起病急骤,多数病人于睡眠中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该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
•SpA病程缓慢,其中AS起病隐匿。
      症状
• OA:多是单侧关节的疼痛,少有晨僵出现,严重者可出现畸形、功能障碍等。
• 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大关节红肿热痛,如膝关节、肘关节等,呈对称分布、游走性疼痛、无晨僵,受累的关节不遗留畸形及功能障碍。
• RA:多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的红肿热痛,大关节也可受累,如指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有晨僵,受累关节可出现畸形及功能障碍等。
•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90%),其次为足背、踝、手、腕、膝、肘关节,肩、髋、脊等椎关节很少累及;无晨僵,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功能障碍、畸形、残疾等。
• SpA:炎性脊柱疼痛,以下肢为主的外周关节滑膜炎,多累及膝、踝、髋等关节,多数呈非对称性、少关节型;AS有明显晨僵;多数患者具有各种特征性关节外表现,如眼损害、皮肤损害、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病变等。
      好发人群
• OA:好发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 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青少年。
• 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0-50岁高发。
• 痛风性关节炎:一般40岁后高发,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 SpA:40岁以下男性青壮年。
      疾病发展
• OA:OA是关节退行性疾病,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终导致残疾。
•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 RA: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 痛风性关节炎:由急性痛风性发作期,发展到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严重者损害肾脏功能。
• SpA:慢性进行性破坏关节,致残率较高,AS脊柱自下而上发生强直,后期呈“竹节样”变化,病情不能逆转。
      小结
OA和部分SpA都是起病缓慢,逐渐加重;风湿性关节炎和AS起病隐匿,RA部分患者以及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呈急性发作;
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OA是关节退行性病变,风湿性关节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SpA可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OA可能有晨僵,多轻微且时间短,风湿性关节炎不伴随晨僵,RA和SpA中的AS晨僵明显;
OA不直接影响其他脏器,风湿性关节炎可影响心脏,RA除了关节外损害,还可累及肺脏、肝脏、心脏等全身器官,痛风性关节炎可损害肾脏功能,SpA有眼损害、皮肤损害、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病变等关节外损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