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别说什么“无怨无悔”吧

(2008-06-13 21:13:10)
标签:

知青

上山下乡

杂谈

    今年是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在许多知青论坛上我看到了许多人慷慨激昂的大谈什么知青的经历“无怨无悔”,心里有很多疑问,且不说这个历史事件的对错,知青们哪个是决策人,又有多少人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呢?既然一切是被动的,谈何悔呢?

    无怨就更是虚伪,大好时光,美丽青春,奉献给农村,在农村的作用也许不是0,但从改革以后农村的发展可以看出,没有政策前提,知青能改变农村面貌吗?只是把这一代人埋没在土地中而已。

    当年,文革的局势已经无法控制,大批大中学生的参与已经到了上面无法控制的地步,本来秀才造反就是胡闹,更何况大家并不理解上面的意图,留在城里只能添乱,纠集在一起又是一股力量,文革中已经显现了他们破坏的能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都弄到农村,广大的农村像沙漠,把这些力量吞没、消耗,打着革命旗号,就把知青们制服了。加上当时各行各业处在瘫痪地步,积攒了10年的学生就业成了难点。大批大中学生在这种形式下,上山下乡,受尽了苦难,现在却大谈“无怨无悔”,真是有点可悲。我不否认,经历了磨难人会变得坚韧、宽容、豁达和吃苦耐劳。也不乏一些成功人士。可这是非人性的,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许多好的品质只是一些副产品,其实好的品质是靠教育和培养的。

    上山下乡的后遗症多得无法尽数,那些至今还在农村的知青已经麻木了,那些下岗的、离婚的,知青不也是多数吗?不说“无怨无悔”也不一定就整天怨天忧人,已经过去的就只能让它过去,努力过好今天,让自己生活更充实,更有价值。也许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勇敢的面对生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埃及(一)
后一篇:游埃及(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