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菜入瓮

标签:
杂谈 |
分类: 和母亲同住的日子 |
自山东回京的第二天开始,赶早市买回雪里蕻、鲜榨菜、鬼子姜、大青萝卜还有过冬的山东大葱。总之,这段时间房间里的空气中散发着腌菜与晾箩卜干的味道,害得女儿直提抗议。
其实,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样的咸菜吃不到?那些有名的大酱菜厂比我做的味道好,品像也不错。但有一点他们做不出来,那就是家的味道。家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嗯—,简单地说,就是妈妈的味道。母亲们传承着上一代妈妈们的手艺,为下一代,为家人,为子女做着他们熟悉的味道。女儿们从出嫁那天起就常说一句话:回娘家。回娘家干啥?看看二老,吃吃妈烧的饭菜,闻闻家里的味道。有妈就有家,女儿多大年龄也会回娘家。妈没了就没了娘家,想回也没处回了。所以,回娘家的女儿总是大包小包的往娘家拿东西,走时当妈的也会大包小包尽其所有的给孩子带上妈妈特意留给他们的东西。这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无非自家做的菜包的饺,做娘的知道孩子走得再远,生活过得再好也喜欢娘家的味道。
今年母亲搬来与我同住,哥哥姐姐来的勤了。妈老了,眼睛也不行了,去年还腌菜的她,今年真的做不动了。那天姐姐说:回妈这,也回你这,你这也是娘家。是啊,妈在哪儿,哪儿就是娘家。是娘家就要有娘家的味道,我按母亲教过的样子渍了鲜榨菜,腌了雪里蕻,酱了鬼子姜,晾了五香萝卜干还擦了芥菜丝,看见好葱多买一捆留给老姐省得胳膊不好的她再出去买了。
菜腌好了分出份,小姑子婆婆的,左邻右里好朋友的,妈妈要口重的,姐姐要品像好的,哥在南方拍戏要两个月才回来。那时我的腌菜正是火候,我会替妈为他们大包小包的装上,让他们带走秋天蔬果的同时也带走娘家的味道,自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