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2009-06-21 14:19:47)
标签:

北京

十里河

分类: 游走天下

阴雨连连几天了,早晨,天像一口灰朦朦的大锅盖,扣在华北的上空。撞成乌眼青的我在家也闲不住,看一时雨还下不起来,拉着先生走出湿气过重的房间去买窗帘,顺便逛逛十里河古玩市场。

我们走在阴霾之中,从星期五的角度说,今儿这里人不算多。我东瞧西看,一会儿摸摸玉坠儿,一会儿看看扇子,打算把朋友的安妮小姐借来玩几天,买了些狗零食,再拿一瓶核桃精油,家里那些石头该刷了。

不觉中抬头来到四九城,早上已吃过,肚子并不饿。走过去了想想,又走了回来。说真的,我这人有时爱猎奇,拍完《荀慧生》本来不太喜欢京剧的我也能分出哪个是梅、尚,哪个是程、荀。眼下在天津拍《杨光的新生活》老听杨议随口唱两句评戏,说一段贯口的,走到这市井之中不妨进去坐坐。

才上午10点多钟,随阶而进,只见这是个长方型的建筑,厅堂两旁是被隔成一间间的老北京特色小吃排档,中间有个两三排吧,一色仿古八仙桌,桌子从里向外一直摆满大厅。八仙桌旁不是条凳,而是靠背椅,这个钟点人少,客人稀疏而坐。正面是个舞台,舞台的天幕(背景)是一张硕大的老北京市井图。有早来的一些上年纪的大妈大爷占据了离台口近的好位置,看他们也不叫吃食,只是脸冲台坐着,看样子是专门为听戏而来的。

  我转了几个摊位,随性叫了小吃,先生找了个中间的桌子把我安顿坐下,自己拿着相机拍照去了。叫的吃食还没上桌,我左顾右盼地打量着这里。不太洁净的枣红地板,因返潮手臂靠着有些发粘的桌面,装饰灯笼上厚厚的油污,闷热的空气中一种说不出的隔夜的沉味…这一切好似让我看到昨日的喧嚣还未散尽。小隔间中央的盏盏大红照灯还未亮,沏茶汤的大铜壸静蹲一旁凉凉的不见吐出诱人的热气。凉锅冷灶和懒散而机械地把食物摆放码台的服务员,如同还在半梦半醒之间…显然这里早市已过正午未到。在以前我定会起身而去,今天兴致甚好,听说十点半有评戏,那我也要吃着喝着,听戏摇扇,在烟雾缭绕中体会一次老北京这点儿地道味儿。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我叫的小吃虽等了一会儿,可现吃现做味道很是不错。韭菜鸡蛋的馅饼与家里的不同,厚皮大馅,一个管饱,着实。这个焦圈有点意思,如此阴雨天却不绵不皮焦香酥脆,咬一口满桌落渣儿,好吃甚佳,买了十个连吃带拿。看见桌上茶汤李的这碗东西了吗?呵呵,不是桂花藕粉,也不是杏仁霜,我两样儿都想吃,我让伙计放一块儿了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小伙计先用差异的眼神扫了我一眼,不再多话。当这碗撒着红果瓜条,花生核桃碎的乳白色半透明,没一丝儿冲不均匀的桂花杏仁霜藕粉摆在桌上,一股清香直沁肺腑,呡一小口,烫烫的、滑滑的,香甜适口,忙唤先生也来尝尝。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要开锣了,乐队开始准备。知道琴师在干什么吗?在烧松香,这样不涩。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这是定音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近l1点舞台终于开灯有响,主持人与大门口的迎宾人同时亮嗓儿,“两位您呐,里边请”那边声音,不比台上这位的弱。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千呼万唤,上台找调,用她的话说,“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找不找调了呢?”松弛,太松弛了。这就叫票友,听不听随你,唱不唱随我,哄孩子和着台上的调门儿大声哼唱,爱谁谁高兴就好。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已近正午,食客见多,听戏不耽误专心享用美食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逛了鱼虫市场,老夫老妻来此解决饭辙,听戏观虫北京人特有的惬意。本地人

见怪不怪,南方老表很是好奇。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听口音这俩位是南方人,早早来此,老友共品京味儿生活。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看见这二位了吗?真正北京爷们儿。透着爽,乱中取静,不开风扇也凉快。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香 

十里河四九城一一北京这点儿味

  这位我要多说两句,他就是四九城的张迺卿董事长。先前,我已注意他了,他在我旁边的桌上用点心,边吃烧饼边这看那瞧,有意思的是,他举着半个烧饼不吃了,回身要了一张香巾纸,我本想,这么大人半个烧饼还吃不下?过得够细的,却见他竖着拿纸,这桌那桌的来回走,在试着风向。我说这四九城怎么这么热呢,原来没法儿安空调,只见他指挥众人扛来了大大个儿的自制风扇,忙活了半天。您别说,虽是热风个个桌都吹到了也凉快不少。

  听了两段唱,已是盘干碗净四脖子流汗,张董上前打招呼,递过名片已成熟人。小聊片刻,唤任大堂经理的女儿前来沏茶,我忙站起谢过,说,过了这段时间一定邀圈中好友前来捧场。当然,顺便把撞成乌眼青之事与经理解释清楚。经理这般年纪,管着王府井东安市场民俗小吃一条街,管着这四九城实属不易。看着他的精神头,这精明强干的样子,行!我衷心祝他,买卖兴隆,日进斗金。勤劳致富嘛。

  张董一行送我出门,我们还不停地说着意犹未尽。壮伙什运足丹田,脆亮的嗓子拖着高昂的长腔“送客了您呐,您走好——”这一声儿!好似叫红了买卖,叫开了天门,乌云瞬间退去,好大的艳阳天。我撑开遮阳小伞走进正午阳光。回眸望去,张董还立在古香古色的大门旁,他的身后是长长的灰墙街巷,很快,熙熙攘攘的人流把他湮没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