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的新生活》(十三)
(2009-06-16 23:21:03)
标签:
杨光的新生活艺术日记 |
分类: 影视剧 |
回家了。早上照例5点起床,化妆,拍戏,一切顺顺当当的。第二次转场从万达影城出来时,天开始下雨。我为躲雨不小心额头碰在横杠上起了个大包。本想坚持把今天的戏拍完,但导演鉴定后坚决让我休息。
咳,演员的脸是饭碗,头上长角只好回家了。在瓢泼大雨中我们行驶在京津公路上,闪电像一把把竖起的利剑劈开厚厚的乌云。头还在一跳一跳的痛,心里很不舒服,因我给剧组的拍摄带来麻烦,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拿起手机给杨议发了个信息向他致歉。杨议回了信息说我言重了,说我是个好前辈,最真实的人。当然,不忘那句玩笑话:我爱(奈)死你了。
在捣乱之后,(不讲过程只看结果)在天地昏黑大雨倾盆之中,收到如此贴心的信息,大滴的泪珠随着车窗外的雨水一起落下。从小家人对我说,不要给组织找麻烦。从小大人告诉我,戏比天大!从小就懂得,以诚相待心碰心,……而因一瞬间的大意,给组织找了麻烦,因而耽误了拍戏。我内疚的同时,全组同仁沒有责备只有关心。三爷还给我带了好几盒天津特产十八街大麻花。大麻花是用面粉做的,不值多少钱,但这份朴素的感情,这份关爱似酥脆的麻花一样让我香甜入心!谢谢大家!
才进家门被庄主杨华拉去小聚,他搬家了。同坐的还有几个朋友。杨立新在衡水拍完戏也赶来了。酒过三巡(我不喝)自然谈到曲艺、戏曲、喜剧…我真没想到,杨立新懂那么多。尤其,他对杨少华前辈的相声艺术之了解,研究得之透彻,对老先生的“倒捧哏”、从模仿到理论讲得头头是道,让我听的瞠目结舌!顺便说一句他是北京曲艺家协会的名誉付主席。一个话剧演员对其他门类艺术,旁通到如此实属不易
说起《杨光的新生活》,说起剧中的部分段落,我们都兴奋了。大家随我说着天津人撇嘴北京人摇头的天津话,聊着曲艺与戏剧的结合点,聊着如何由说唱艺术演变为戏剧的过程,聊着南昆北调…聊不清时就唱,唱西河、唱京韵、唱弹词开篇…很少如此兴奋的我在立新再三的阻止下还是给杨议拨通了电话,告诉他立新的想法。电话递给立新他们浅谈几句,我们家距都不远等拍完戏,坐在一起再深聊。好点子好创意往往是聊出来的。我再接过电话杨议告诉说,没拍戏不是因为我是雨太大,他最关心的还是我头上的包。哦,不写了,撞大包的真该睡了我这个五点起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