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6号人艺大院的左邻右舍-牛星丽和金雅琴

(2008-02-21 14:50:58)
标签:

人艺大院

往事

情感

分类: 史家胡同56号-人艺大院

56号人艺大院的左邻右舍-牛星丽和金雅琴

                   (老牛叔叔送我的作品-石膏菩萨像)

  我们红砖楼西单元二楼过道的最东头和中部三间房曾是大导演梅阡的家。与他家仅一墙之隔的是人们熟悉的牛星丽和金雅琴家。今天正月十五,想给朋友们讲些好玩的事,因为牛叔之夫人金雅琴阿姨是个太有意思的人,用一个字来形容的那就是“逗”!

  牛家的住房有点意思,他家二楼只有一间房子,住牛叔和雅琴阿姨。在楼后通往操场的一排平房的西角也就是大操场的边上,高高的槐树之下就是他们家另一大间房子。那里住着牛爷爷,牛奶奶及他家的两个女儿小珍姐与响玲妹妹,有时人更多,什么牛叔的弟弟,妹妹或响玲的姑表妹纹纹等等。总之,一大家子好不热闹。因为他家女孩多也成了我的‘平蹚’之地。(进屋如入自家门从不叩)

  牛叔又瘦又高平时不说话不串门,但兴趣广泛,爱画画爱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他十分内秀能几天不说不动的在那鼓揪他那些家人不能碰的宝贝。,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像爱玩风筝的李祥叔叔来访也十分健谈笑声不断。我结婚之时,赶上二位兴致正高,忙点了一幅白娘子。于是老牛叔铺纸挥毫,顷刻之间他最拿手的戏曲物人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纸上。李祥叔叔也提笔助兴。这张画可是珍贵,牛叔早已不画人物了,前几年还想用三张山水把此画换回,我没给他。

                   (老牛叔叔的画作-白娘子)

56号人艺大院的左邻右舍-牛星丽和金雅琴

  雅琴阿姨里里外外一把手,性格直爽热情洋溢是我母亲的好朋友。妈妈给金阿姨起了个雅号一金嘎嘎。因为不管她走到那,人沒到声先到,远远的就听到她“嘎嘎嘎”的笑声。 

   雅琴阿姨的笑话可不少,就从她年轻时说起吧。想那当初,刚随大军进北京,风华正茂的文艺工作者们大多未婚,分住在男女宿舍中。一位叫金雅琴的姑娘辨子黑又长,据说她常常在院中的水池旁一边大声说笑一边用搓板揉搓着浸过碱水的头发。头发又多又长一搓揉全瞎成疙瘩了,性急的她索性把瞎疙瘩用剪子剪了,可不管浓而密的头发怎么被蹂躏,还是那么多那么漂亮,难怪冯钦叔叔养的金丝猴常会抓住两条辨子当秋千打。(冯钦叔叔与金丝猴另则讲述)

   猴拿辨子打秋千时我还没出生,等我记事时她的笑话更多。比如这个有时热心过度就人,干过这么件事儿。一天,小董叔叔和国荣阿姨俩口子在打架,让抱着暖水瓶上楼的雅琴阿姨赶上,只见她推开人家门大喊道,住手!怎么回事?谁也不许打了,谁在动手我就打谁。董陈二人被突然的闯入者镇住了,小停片刻趁国荣阿姨对雅琴阿姨告状之时,小董叔叔又捅了国荣阿姨一下。只见金嘎嘎火了,大叫一声,好哇!把手中的暖水瓶用力往地上一墩“哗啦”暧水瓶破了。金嘎嘎火了,才不管暧瓶破不破呢,抓过又干又瘦的小董叔叔,把他头向后,腚冲前往自己腰间一夹,锤鼓似的一通打,边锤边说,我让你打,我让你不听话…小董叔叔似干鸡般被高大壮实的雅琴阿姨夹得不能动,早已四脚离地一劲儿乱蹬。站在一旁看傻了的国荣阿姨这时反而不知所措,忙劝道,雅琴,别打他,你别打呀,他是我丈夫,要打也是我打,你不是来劝架的吗…“嘎嘎嘎…”气糊涂的金嘎嘎大笑起来。一场混战在雅琴阿姨的冒失中和平解决。

  以上这两件事情都成了大人们百谈不厌的笑料,我也是百听不厌,想想急性子的金阿姨如何撕揪着乱麻似的长发,歪着头用搓板揉着发着狠…再想想充满侠义的金嘎嘎本是劝架人却变参战者了我就想笑,而且也会嘎嘎的笑出声。

  听我这么说你可别认为二老只顾生活不顾工作。他们都是业务上极要强极认真的人。北京人艺的老演员几乎都是多面手,不是能画就是能写。如满天的星星比不出谁最亮了。当然换句话说,群星璀璨,自己的光辉早己淹没在众星之中。老牛叔叔在影视方面起步较早,他曾多次在不同的影视中饰演过太监,一时间被称作太监专业户,在“老井”等片子里就有不俗的表演。雅琴阿姨老来红也不是偶然的。记得文革前文艺界号召文艺工作者要一专多能,我妈她们学昆曲,也许她性格大大趔趔又天生一付大宽嗓儿拿捏不得,就一天到晚在排演厅后边的小院里手拿八角鼓跟着三弦亮开大宽又厚的嗓子,有模有样的唱单弦,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那时我老想,为什么玲珑塔要塔玲珑?干什么一定要十三层啊?不明白。记得有一天,我在过道最西头自家的房间里听到从过道东头发出奇怪的声音,这声音不是说不是唱,有点恐怖,有些吓人。我伸出头往过道里看看,一个人没有。我这个生长在话剧团,平日听惯大人们发出各种怪声的人,今天也有点害怕了,出于好奇我悄悄地,一步一步向过道那头走去。越接近牛家的房门声越大,我有点毛骨悚然,小心的想把耳朵贴门上听一听,“呼”的一下门开了!就听“哎呀,这丫头干吗那?吓死我了!”的一声大叫,只见雅琴阿姨手捂胸口,两眼圆睁直楞楞地看着我。我,我,我沒,沒干什么,听听。你们家屋里有坏人呀?我一边解释一边隔着她向屋里看。沒有啊?怎么了!就我一人啊?雅琴阿姨奇怪的答道。那我怎么听着打架不像打架,杀人不像杀人的什么声啊?嘎嘎嘎,雅琴阿姨大笑,我练跳大神儿那!傻孩子,有坏人我还不喊救命,不,就我这样,你也不问问,坏人敢来吗?坏人沒把我怎么样你快把我吓死了,快回去吧。

  我惊魂未定,半信半疑往家走。听过宗洛叔叔边炒菜边喊,修理皮鞋。我无动于衷。看张韶叔叔(著名二胡演奏家)用一根弦拉着二胡滿院走。我见怪不怪。可雅琴阿姨那天发出的响动着实吓得我不轻。后来看到舞台上雅琴阿姨塑造的跳大神的人。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从此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又多了一个人物,常常有人往自己身上捆些五颜六色的纱巾,大喊着,我演跳大神儿的!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小女儿牛响铃也有与她娘一个音色的大宽嗓儿。响玲比我小两岁,长得一张古典美人的小鼓脸儿,身材也不错,从小脾气随和,是我的跟屁虫。一日,我妈给我们一群孩子排节目。我戴着母亲给我做的缝滿珠子的红凤凰花冠。一心想演公主。可母亲一会儿问,谁演小松鼠?有小朋友答,我。母亲又问,谁演长颈鹿?另有小朋友答,我演。角色越分越少,还是沒有公主,母亲说,春姑娘演小黄莺好不好?我摇摇头。小白兔?母亲又问,我还是摇头一心等着演公主。于是母亲把小白兔的角色分给了在一边乖乖等待的响铃。转头对我说,你演大灰狼吧。沒有公主?不,我不演大灰狼!就不演大灰狼!我乱叫着,也不听母亲在说什么,孩子们都不耐烦的起来。突然一个又低又宽的哑嗓子慢慢地说,我演大灰狼。过道一下子静了下来,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只见响玲一脸憨厚,又慢条似理地说了一遍,我演大灰狼,你演小白兔吧。你长得比我好看。天呀,从此以后的N多年,只要母亲遇到响玲必谈这段,必谈与她儿时不相称的粗嗓子和憨厚的为人。我呢,就成了一个特机贼的人。其实我还真不服气,除了这次我有点…我可是处处护着她,夸张点儿说有时要冒“生命危险”呢。

  记得文革之初我也就十三、四岁,大串联都没我的份,太小。家里被冲击,大人们顾不上管我们,我常带着我唯一的‘兵’响铃公主四处游荡。一天,已近中午。我二人在天安门广场游玩多时,准备回家用膳,突然人群大乱,好奇之中见许多穿军装的战士走下大轿车,我忙拉着响玲挤进人群一打听,才知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来广场演《长征组歌》。太好了!机会难得,饭可不吃节目不可不看。当时有这种想法的绝不至我二人。只见人越聚越多。秩序大乱,人群一会儿往前倒,一会儿向后翻,人挤人好似雪球越滚越大。我和响铃两个半大孩子那受得了这么个挤法,渐渐顶不住了,想动动不了想出出不去。我一边随着人群晃动一边用手指尽力勾住就要被挤散的响玲,就在这时我看见弱小的她已站不住,人往下蹲。这可不得了!她这一蹲非被踏成饼不可。也不知当时哪来那么大劲,我一边大叫,别挤啦!这有小孩要出人命啦一!一边用自己麻杆儿似的胳膊为响玲公主撑出一条缝让她快站起来!正当我用手推用脚踹的使出浑身解数救公主时,周围的大人们帮忙了,有好多人喊,别挤了这有小孩!危险!都蹲下!蹲下都能看见!…什么事齐心就行,我们这一片带头一蹲,哗一,马上蹲成一个圈,人们都松了口气静了许多。演出开始了,我和响玲虽被挤得披头散发,猴皮筋也没了,可饿着肚子看节目的热情不减,边看边跟着大唱。曲终人散。俩小孩还不走,看着人家拆台装车。这时一位文工团员边收着线边问,还不回家?看把你们挤的,多危险,你是姐姐?还不错嘛,关键时刻还知道护着妹妹,劲儿不小呀…我和响玲没有回答,一直傻笑。从天安门一路走回灯市口,已是华灯初上。对俩个中午没回家吃饭,披头散发的丫头来说,进门之时意味着什么,我不说你也知道。

  我们都长大了,再去牛家已不在单单找响玲玩了,大多是看看雅琴阿姨,问问她的身体,聊聊母亲的近况。和老牛叔叔小坐一会儿,玩玩动植物化石,看看昆虫标本。叔叔阿姨其实对我很偏爱。在叔叔阿姨的眼里我是一个求上劲有灵气的好孩子。事业上给我不少帮助,常推荐我上戏,甚至张艺谋当年拍《红高梁》时,叔叔还说动张艺谋到空政去看过我,当然人家没看上,回话说,哪都合适就是年龄大了些。那年我也就三十出头。叔叔阿姨很是不服气。

  哈哈,回头想想,这许多年,老牛家永远人口众多热热闹闹的。日子艰难过,事业上苦恼过,可从未听到过抱怨,听到的是发自内心那嘎嘎的笑声和永不言败的誓言。精神不倒才有今天的成绩。好人。邻里几十年说也说不完,忘不了雅琴阿姨的红烧肉,道不完老牛叔叔那一堆看不够的宝贝。留下许多念想会写更多篇章,只不过那是以后的事。这篇到此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海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