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保障房案例让谁感觉憋屈
(2010-04-23 11:30:01)
标签:
房产 |
在昨晚的央视2套的《今日观察》节目,刘戈带领镜头走进了广州的保障性住房,以正面教材的名义,告诉我们,广州的真实案例,谁在保障住房里成为“幸福和尊严”的人。
一个城区的小区,A栋为商品房,B栋为保障房。A栋卖9000,B栋卖6000。
B栋的保障房买主是谁呢?
户主:梁先生
职业:专职在家炒股
太太:银行工作
(广州的中低收入的标准如此之高,看来广州经济早就脱离我们想象)
买保障房经历:结婚买房,本来钱够买商品房A栋,一看B栋便宜30万,所以买了。
该房面积97平米,人均面积接近50平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标准)
这个面向全国发放的典型案例,看了以后却让我感觉五味杂陈。
我想起了在广州的老友老王兄,我不知道他看了这段片子会怎样,彻夜不眠?或者那些天天从花都,从番禺早晨做一个小时公共交通到市区上班的白领们能不能眠。
老王是个70 后,几年前结婚的时候住在农民房,在租住的房子里生下了可爱的儿子。过了年,一直作为公司主力的两夫妻,咬牙买了房。在远离天河,靠近九运场馆的郊区买了房,面积不到70平米的商品房,两夫妻省吃俭用的计算着生活费,供着他们的窝。5年过去了,房贷还了大半,心情轻松点了。当年和他们一样的很多广州白领在花都和番禺买房,然后一样的在打卡,挤地铁,吃盒饭的日子里度过了一年一年的供楼岁月,今天他们看见梁先生的案例不知道是不是会突然无语。他们会不会问自己,过去的几年价值在哪里?他们的辛苦和压力除了白发,蒸发到哪里去了。
如果他们结婚的时候可以不选A栋,可以无故的多了30万空间,他们的人生会是怎样?是否也在家炒股,然后在网上骂房价高,然后享受50平米的个人空间?
蒸发的岁月,哪里去找回来?
这次他们都是二套置业了,保障房更没份,市中心不是你的,因为你肯捱,请你去花都番禺继续,奋斗者是你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