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十条政策国务院房价预期房产 |
分类: 房地产 |
从4月14日起,国务院终于重拳出击,部署了四条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严厉的要属: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仅仅3天之后,国务院再下猛令,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4月17日,国务院再发出通知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谁也没有想到中央国务院会对房地产市场下如此重手,甚至证券市场也同样未做好任何准备,先知先觉的人或许在考虑撤出,前期却大多属于试探性的,大部分人周一依然损失惨重。
虽然纵观全部政策,可以认定国家在衡量房地产市场的尺度上,想将市场从投机的一头向自住的一头拉拉,所以猛药都下在抑制投机性需求之上,但能否实现目标,还需观察政策执行的效果,但短短4天之内所有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人都经历了悲喜忧愁四种心情。
其一,投资、投机、改善性和刚购房的人听到这些恐怕是晴空霹雳,大家都清楚政策对房价预期的改变和成本的增加似乎都将成为他们的悲哀。但对于投资和投机于房地产的人来说,收入处于一般状态的人即使炒房,能有2套以上的尚属少数,而对于收入较高的人国家只是增加了对他们的风险控制,并没有完全限制,并且希望停止异地炒作的这条政策对稳定一线城市的炒房也只能起到部分作用,从这点上看影响应是短期的。
其二,自住准购房者似乎该欣喜若狂了,房价下降预期似乎已经形成,北京通州某楼盘突降3000元,大量二手房挂牌上市交易,房价出现下降的趋势开始形成,虽然我的观点是房价会从二手房下降逐渐过渡到一手房市场,但也只是短期(1~2个季度)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
其三,这次出台的政策虽然针对性极强,但似乎仍存在猛的雷人地方,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贷款和买房似乎让房地产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更有趣的是即使社会上叫嚷房贷风险过大的嗓门较高,银行对于第一套房贷仍有较高折扣。仔细想想,不由得让人怀疑银行是否会真正贯彻国务院的通知文件,毕竟银监会还未下具体通知,且银行也必须考虑自己的业绩。而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说,这样的命令式的政策打击面更加广泛,试想今后无论国内外还有谁敢真正相信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谁还会真正长线放心投资中国市场,这样的副作用不该担忧吗?
其四,虽然这次的政策针对的是投机行为,却没有对房地产更深层次的土地制度和房产性质问题进行变革,一方面土地供应只是指令性的要求扩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土地供应,却没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量的考核和问责制度出台,也没有对各地普通住宅定义有所明确;其次小产权房和违章建筑的处理办法也没有明确。市场上仅靠二手房市场抛售的那部分解决不了一、二线城市的需求,预计半年后政府仍要对供需失衡忧愁不已。
正因以上所述的悲喜忧愁,近期人们会陷入观望,成交量会大幅萎缩,但能否带来价格的变化还不好预估,政策的执行效果也需要2~3个月的观察期,所以现在下任何结论仍嫌太早。我只希望政府的药不要下的过猛,矫枉过正对谁都没有任何好处,不能从房地产问题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带来的只能是死寂一片或报复上涨的极端结果,到头来损失的不是政府的税收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感,有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