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买房金融贷款租金房产 |
分类: 房地产 |
买了房子是干什么的,现在仿佛很清晰的,一帮人买来就是为住的,一帮人买来就是等着升值的。简单吗?看起来简单,但大部分人真的清楚自己的需求吗?我看未必。
实际上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针对的房产不一样,目的和结果就更不一样了。
中国的大中城市里房产种类复杂的很,其中央产房和军产房所占比重就相当的大,没有土地权证是正常的,问题是很多连房产证都没有。一个朋友去年在西三环莲花池桥附近看重一套房产,跟我说60平方米60万,虽然那时北京的房价正处于低谷,但这个价格却依然只有周边房价的一半左右,怎么会这么便宜?经过我仔细询问才明白,那是一套军产的房屋,因建设超出了规划要求,一直没有给办房产证,当时买房的一家人都去了加拿大,这套房子根本没花钱,也根本没用,所以便宜着卖他们非常乐意。所以我跟朋友说:“你把钱给他们了,一不能贷款,二没有房产证做过户,三军队上级主管部门一旦追责谁来承担?这样的房子在一线城市中大量存在着,你敢买吗?”
无独有偶,上周一弟弟的朋友和我讲,他和他父亲买的房子都在金源SHOPPING MALL附近的一个小区里,他是在结婚时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产,而他父亲购买比他早两年,购买时所用的价格却只有他的四分之一不到,原因是他父亲购买的房产没有产权证,只和开发商签订了一份永久使用的协议,说白了,那套房子是超规建筑,只不过开发商用了某种方式使上边不管了而已。让我不理解的是,这套房子虽然便宜的很,但根本不能继承,也不可能进行变卖,更让我不明白的是,国家一旦想开征物业税、不动产税等等,这些房产算什么?是占了便宜还是将来会更惨?
更有趣的是前两月有一长辈和我说他在顺义的山沟里看上了一个农家大院很便宜,可以和村里签份协议永久使用,想卖的时候可以卖给别人。这就让我感觉很像小产权房一样,还是贷不了款,没有保障,村里一改政策这房子会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卖,怎么卖,跟村里有什么关系?怎么改协议?说实在的谁敢买啊?
这两月最忙活的就是一女同事,6月份就要生了,妈妈让她在自己的附近买套房子好方便照顾,可广渠门附近的住宅动不动就3万好几、4万的,好容易看到一套不到3万的,才商量了2个多小时就被别人定走了,现在迫不得已把目光转向商住两用房了,看重的那套还剩38年产权,首付要70%,可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居住人员如此混杂的楼内,能否适合一位准备生育以及养育的家庭吗?她说等孩子大点了就可以把这套房子拿来做投资了,可广渠门地段说是不错,但租金水平并不是很高,还是商用水电,贷款利率又几乎是最高限,咱们不说这38年产权期到了怎么办,就是现在呼之欲出的物业税会先针对商业地产开征这一大山,恐怕落在头上也不是滋味啊。
前两天在微博认识一朋友,是做房地产金融公司的高管,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让人手中的房产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理财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当你需要用钱时,可用你的房产做抵押贷款,做资金周转。好事是件好事,但交流过程中才知道,央产房、军产房都不太可能做抵押,没产权的商品房、小产权房以及现在比较特殊的“校园房”都不能做抵押,正规的只有获得房产证(含土地证)以及没有贷款的商品房产才能进行这项业务,看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务的延伸仍然任重道远啊。
还有一年长我几岁的老兄一直在跟我抱怨,早知道房价这么涨就不在英国待这么长时间了,早点回来买套房子多好,而且由于对中国情况了解不多,前年回国时东凑西借买了套远郊的小户型商品房,还贷着30多万的款,今年才搞清楚原来自己是可以申请保障性住房的,这下可好,因为名下有房产,资产超标,想申请都搞不清能不能申请了,那套商品房又还未交房,想卖也过不了户,只有干着急。
综上所述,可以看的出太多人看到的就是由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方格子,却从来不愿意去搞清它是什么,不是让你做“专家”,但基本的东西总要了解一些吧,那么多种房子真正安心、放心的又有几种?多用点心,买到适合自己的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