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福州三坊七巷 |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浮生——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257)
(微信读书上有机器人朗读的本书音频,欢迎收听)
【逢周初连续三天发布】
二五七,吴卓翰占卦得知女婿还活着
话说,1929年12月底,共产党人林皓民在福州城里光禄坊的那座大奶庙被捕的那天夜里,他的岳父吴卓翰找到福建省政府主席杨树庄的副官曹恩敏,央他帮助救人。
杨树庄是海军上将,曹恩敏是他从海军带过来的,35岁就已经是海军上校。
曹恩敏跟吴卓翰交情很好。
他们都是一代名僧虚云法师的在家弟子。
曹恩敏打了几个电话,都不得要领,就叫勤务兵把车开出来,自己穿了军装,让吴卓翰跟着,连夜去找人。
这时已是夜里11点多。
省政府给曹恩敏配的是一辆英国Austin 7。
在英国,这是一种经济型轿车。但进口到中国,可就不经济了。当时普通的海军上校,绝不可能拥有这样一辆配车,曹恩敏是省主席的副官嘛,另当别论。
这种车是为小家庭设计的,设计极简,车身很小。因此得到一个昵称:奥斯丁宝贝。
奥斯汀宝贝只有前排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两个成年人座位,后排是给小孩坐的,空间很小,坐两个小孩比较舒服,坐三个的话比较挤一点。
奥斯汀宝贝两侧各只有一个车门,小孩要去后排,大人先要帮助掀开左侧的副驾驶座,为小孩腾出一个小小个过道才行。
曹恩敏让开车的勤务兵下车,用国语对他说:“我自己开车,你去休息吧。”
勤务兵说了一声“是,长官”,就下车回到曹宅院内,关上了大门。
曹恩敏打开左侧车门,请吴卓翰上车,等吴卓翰上车之后,关上车门,这才自己绕过车头,去了右侧上车。
英国的车嘛,当然是右舵。
顺便说一句,1946年以前,中国的道路交通法规采取的是英国制式,人车都靠左行。
这是鸦片战争带来的结果。
鸦片战争,英国打败清廷,中国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连海关总监都是英国人担任。
五口通商城市上海受英国影响最大。
因为,上海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廷被迫实行“五口通商”才算开埠。
而且,上海一开埠,直接就开辟租界。上海在1845年就设立了外国租界,上海的外国租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外国租界。
外国租界嘛,当然住了很多外国人。
外国人一多,外国玩意儿就多。
其中一个玩意儿就是汽车。
有了汽车,就要讲交通规则了。
有汽车之前,路上的交通工具就两种:人力车、畜力车。
人力车畜力车,灵活度高、速度不高,比较容易控制,路上交会不大容易相撞。
但汽车不同,汽车是速度高、灵活度不高,弄不好就撞,所以需要制定规则。
外国租界汽车多,所以租界先推出交通规则。
外国租界里,英国租界势力最大,所以中国最早的交通规则是英国租界巡捕房制定的。
英国租界巡捕房,当然照搬英国制式,汽车、人力车、畜力车、行人,一律靠左行。
看官若上网检索上海北京道路交通的老照片,就会发现,早年间路上的车辆多是右舵的,而车辆一定是靠左行驶的,行人也是靠左走的。
当然偶尔也会看到靠右走的,嘿嘿嘿,那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
二战期间,英国实力衰退日薄西山,美国成为世界新霸主,中国社会从崇英变成崇美。
与此同时,美国左舵车、欧洲左舵车大举进入中国,左舵车迅速占据了数量优势。
1945年,政府下令,从1946年1月1日开始,人车一律靠右行。
那时候,道路还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改起来难度不大。
轻易就改成了。
话说1929年年底的那天深夜,共产党员林皓民的岳父吴卓翰,为了营救林皓民而坐上了省主席副官曹恩敏的那辆英国“奥斯汀宝贝”,忧心如焚。
他刚刚随机为女婿起了一卦,“伓是势况”,情况不妙。
他拿出身上的火柴,打开火柴盒,里面只剩几根火柴。
他看了一眼,6根。
他心里登时就“咯噔”了一下。
因为数字6对应坎卦,坎卦很凶。
坎为下卦。
再拿出身上的烟,看了一眼,剩两支。
他心里又“咯噔”了一下。
因为数字2对应兑卦,也是凶。
兑为上卦。
起卦的时候恩敏的勤务兵也在,恩敏、吴卓翰加上勤务兵,是3个人。
得:兑上坎下,“泽水困”,六三爻变动。
泽水困简称困卦。
看名字你就知道不是好卦。
六三爻的爻辞是:“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这是说女婿困在石头之间,处在荆棘丛中。
“其宫”指女婿的家。此时此刻,女婿的家里没人,“其妻”雅茹不在家里,在南台娘家。
按这个卦象,女婿处于困境,但还活着。
吴卓翰心想,如果能在黎明之前找到,也许能救女婿出来,躲过己巳年这道坎。
对曹恩敏主动提出连夜去找他女婿,吴卓翰感激涕零。
他坐在恩敏的左手边座位上,对开车的恩敏说:“害汝只般无闲。”害你这般操心。
恩敏说:“会讲者(这)话。救急救难,方便法门。师傅82岁固(还)落水救人。”
福州话里,落=下,落水=下水。
“掉进水里”的“掉”,福州人讲“逿”。
逿,跌倒。《汉书.卷八八.王式传》:“式耻之,阳醉逿坠。”唐代颜师古的注解说:“逿,失据而倒也。”
福州人讲“下雨”、“下雪”,也是用这个“逿”字。
雨也好,雪也好,可不都是“失据”而掉下来乎?
恩敏讲的“师傅都下水救人”,是讲他俩共同的师傅虚云大师。
1920年代上半叶,虚云在云南昆明主持西山滇池畔的华亭寺。
1921年春,虚云从昆明城回西山,路过滇池的时候,忽见一女子跳滇池寻死。
老和尚那年已经82岁,奋不顾身,下水将那女子救起。
恩敏跟随杨树庄,杨树庄对恩敏的影响很大。
皈依佛门就是受杨树庄影响。
杨树庄是虔诚的佛教徒,茹素念经,还是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大施主。
虚云和尚就是被他以福建省主席的身份邀请回到鼓山主持涌泉寺的。
1934年52岁的杨树庄病逝,归葬福州鼓山。
杨树庄的陵墓现在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那天夜里,恩敏开着他的奥斯汀宝贝,跑遍了福州城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公安机关,连闽江水警局都去找了。
恩敏穿着海军上校的军装很管用。
那时候福州衙门里的人都知道这一任的省主席是海军上将。
半夜三更,见到一海军上校开着那时候不多见的轿车,车牌还是每个警察一眼都看出来属于省政府的车牌,那上校又自称是省府杨主席的副官,警察们自然都会乖乖立正。
但是,虽然大家乖乖立正,恩敏还是一无所获。
这叫,踏破铁鞋无觅处。
“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下一句是什么?
——得来全不费工夫。
最后,在早晨5点多钟,他们到闽江水警局查问时,遇到了一个值夜班的中年警察,突然就柳暗花明。
闽江水警局,最不可能被派去执行逮捕共产党的任务,而恩敏偏偏就在这里有了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