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鹤麟
程鹤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60
  • 关注人气:38,6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莲塘浮生》(197)天尺问老板打麻将算不算赌

(2022-04-11 01:05:53)
标签:

福州

三坊七巷

吉庇巷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浮生——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197)

(微信读书上有机器人朗读的本书音频,欢迎收听)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一九七,天尺问老板打麻将算不算赌

 

话说1933年6月的一天,听说宫巷的大户人家、做南北货生意的郭家那嗜赌的二少爷死了,隔壁吉庇巷人为有肉绒店的老板林方正就郑重其事地教训自己的两个徒弟:将来,只要遇到有人诱你去赌钱、去抽鸦片,你马上就要跟他恩断义绝,一辈子不跟他来往。

才12岁的徒弟程天尺问为什么。

林方正的回答很简单也很辛辣:因为这种人是想叫你死的人。

林老板这番话,让天尺记了一辈子。后来成为天尺的家训。

 

若干年前,程老汉曾在微博上宣告:“凡在本人微博底下留言为毒品(包括大麻)辩护者,不容分说,一律拉黑。”

真有很熟悉的朋友不当回事,偏要留言跟程老汉辩论,说什么“大麻真不是毒品”云云。

当即拉黑,“斩立决”。

不仅微博拉黑,从此跟他不来往。“杀无赦”。

少来跟我哩个咙。

为什么要这样?

只是为了我自己家人(主要是我的子侄)的安全。那时候微博刚刚兴起,我的家人、子侄全都在看我的微博。为了他们,别人我没办法,我的微博园地我做主,我必须确保至少我自己的微博是一片净土。

赌博跟毒品,不容开玩笑。

我可不想测试自己的抗毒意志力,更不能让别人来测试我家人的抗毒意志力。

读者“踏上九紫金山岭”2022年4月5日在本书第195章留言说:“不知道林老板知道依彪食砷自杀了,会不会怕水良也走这条路啊?还是会把水良找回来在自己眼皮底下聘用?还是要用其他方法把水良引入正途?毕竟水良是林老板的首徒!真心希望水良他能远离赌博,走正道,不要继续沉迷赌博!与大家共勉之!!!”

按照林方正对其徒弟的训示,他绝对容不下沾赌的徒弟。在林方正看来,沾赌沾毒的人,不仅害自己,还会害家庭害朋友。

读者“踏上九紫金山岭”问,能不能想办法把水良“引入正途”。

答案是没有办法。程老汉在前面的章节已经说过,成瘾者戒瘾只能靠运气,而运气可遇不可求。

但依彪自杀不是因为嗜赌,而是因为患了抑郁症。

到现在,医学界都还说不清楚抑郁症的成因。嗜赌肯定不是原因。

天尺又接着问林老板:“许,拍麻雀哩?”那,打麻将呢?拍=打。福州人不说“打”只说“拍”。就算到现在,“打的(打出租车)”也说成“拍的”。福州人也不说“麻将”只说“麻雀”。

话说这玩意儿本名就是麻雀,而麻将是麻雀的讹传。

大约一百年前,有个叫巴布考克的美国人在苏州不小心迷上了麻雀,越玩越觉得好玩。偏这位又是个很有分享精神的主,他写了一本书,《巴布考克麻雀规则手册》。他将“麻雀”两个汉字照搬到封面,英文音译写成:Mah-Jongg。我猜老美可能发不出汉语“雀”这个音,发成了“Jongg”,而“Jongg”更接近汉字“将”。一来二去,麻雀就讹传成“麻jiang”。等它“出口转内销”再回到中国的时候,就变成“麻将”了。

天尺之所以问老板麻雀算不算赌博,是因为林老板一家人都拍麻雀。过去水良在的时候,林老板夫妇加水良、依贤就一桌了。水良被林老板逐走之后,变成三缺一,林家女儿大妹顶上。别看大妹才十几岁,麻雀桌上那叫一个能征会战,一点不输大人。这可能跟她从小看她爸妈拍麻雀有关。

像人为有肉绒店这样的小微企业,员工作为老板的徒弟,被老板视为家人一样。天尺到这里的第一天,老板嫂告诉他工作任务时,是这样对他说的:“头蜀样,汝着对手我共弟。”第一件,你要帮助我照料弟弟。对手=帮助。弟弟,指的是她自己的两个儿子,当时(1931年)一个5岁,一个3岁,都比天尺小。老板嫂把自己的儿子说成是天尺的弟弟。

福州人,亲戚之间论辈分,比你年龄大的不一定是你哥,比你年龄小的可能是你叔公。

倘若不是亲戚,那就按年龄论大小。规矩是,年轻的那一方要拿符合年长那一方辈分的称呼来尊称对方。比如,看上去他是你的父辈,你就该尊称对方“依伯”、“依姆”、“家家(叔叔)”、“依婶”;看上去是你的同辈,你就该尊称对方为“依哥”“依姐”之类。

比如前面讲到宫巷里的大户人家、做南北货生意的郭老板来到吉庇巷找人为有肉绒店老板林方正,林方正就叫郭老板“依哥”。

而年长的那一方比较简单,见到比自己年轻的人叫“依弟”“依妹”一般没毛病。

前面讲到的郭老板,他来找林方正的时候没有叫林方正“依弟”而是叫他“兄弟”,那是他客气。

更多的情况下,年长的那一方对年轻的那一方是直呼其名。

也不是“直呼”,是拿对方名里的一个字,通常是最后一个字,在前面加个“依”。比如,老板、老板嫂和他们的女儿,都管天尺叫“依尺”。

天尺在人为有,一直管老板的女儿叫“依玉姐”。老板老板嫂叫自己女儿“大妹”,依贤也是。可是天尺比她小,不能叫她“大妹”。天尺也没法叫她“大妹姐”或“妹姐”,那不像话。老板嫂想了个办法,让天尺叫她女儿户口本上的名字,她户口本上的名字是“秀玉”。这是秀玉这辈子第一次被人用她户口本上的名字称呼她,起初还很不惯,后来渐渐习惯,还有点喜欢,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古代中国女人都没有名字,连户口本上也是用的“大妹”、“二妹”、“细妹(小妹)”这样的“小名”。不过进入民国以后有了变化,城里的女孩子开始有名字了。林方正当年去给女儿上户口时,户籍警是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第一天上班给人登记户籍。听林方正报上新生女儿名叫“大妹”就说:“告‘大妹’其诸娘囝过侪去,换蜀隻会使卖?”叫“大妹”的女孩子过多了,换一个可以不?林方正没主意。那年轻警察就说:“我替汝起蜀隻会使卖?”我替你起一个可以不?林方正同意。于是他女儿就叫了“秀玉”。那警察还解释:“秀,俊其意思;玉,矜贵其意思。”秀,漂亮的意思;玉,矜贵的意思。可是,上户口是上户口,林方正并不把那当回事,还是叫自己女儿“大妹”,顺口。

天尺没管老板的两个儿子叫“弟”,而是叫他们的名字,大的叫依平,小的叫依雄。

师兄弟之间也直呼其名,前面加个“依”。依贤叫天尺“依尺”,天尺叫依贤“依贤”,没叫他哥。

为什么可以这样?

因为,加了个“依”字就很亲切了。

我在前面的章节里说过,在中国别处,在福州以外的地方,往北远至江浙沪,往南近在莆田、厦漳泉,远至广东、台湾,人们是在对方名字前面加“阿”,独有福州,不“阿”而“依”。

老板的两个儿子管依贤叫“贤哥”,管天尺叫“尺哥”。

除了共弟,天尺还要负责替老板搥piang(捶背)、倒房桶(马桶)、厨房烧火、洗菜……

这些活里面,就倒房桶有点辛苦。但是,复习一下,倒房桶时,老板嫂都叫了自己女儿大妹跟天尺一起“对扛”房桶,并不是天尺一人拎着房桶去河边。对扛=两个人抬。福州话里,扛=抬,是两个人以上合力拎举的意思。

总之,在人为有肉绒店干的活,都不算辛苦,比在甘蔗老家跟着依爹下地干农活风吹雨打日晒轻松多了。历来,农民总是比城里的工人辛苦收入还低。要不为什么农村人总是要进城打工呢?

林老板夫妇都是苦出身。林老板原先是厨师,现在开店做肉绒卖肉绒,多数的活都是自己干。老板嫂是厨师的女儿(她老爸是林方正在聚春园打工时的师傅),打小就要干活。虽然是小脚,也得干活。用几十年前的一个词,他们都是“劳动人民”。两个“劳动人民”,对待同样是“劳动人民”的徒弟们,历来视为家人,从不苛待。

这样,在人为有打工的徒弟,就都是林老板麻雀桌上的牌友。

天尺暂时还不是牌友。他还小,他也还没有机会学习拍麻雀。

林老板对两个徒弟讲了那么决绝的话,说是只要遇到有人诱你去赌钱、去抽鸦片,你马上就要跟他恩断义绝,一辈子不跟他来往。因为这种人是想叫你死的人。

天尺就问:那,拍麻雀呢?拍麻雀=打麻将。

天尺这是问,拍麻雀算不算赌博。

虽然天尺还不会拍麻雀,但他知道拍麻雀有输钱赢钱。依贤输钱的时候会变得很安静,赢钱的时候会很多话。

既然有输钱赢钱,那不就是赌博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