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鹤麟
程鹤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60
  • 关注人气:38,6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莲塘浮生》连载(80)雷氏去拜大奶庙

(2021-07-07 01:05:21)
标签:

程鹤麟

长篇小说连载

莲塘浮生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浮生——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80)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八十,雷氏去拜大奶庙

话说,在福州南后街的一家海味干货店,雷氏要用一块大洋买10只白鲞。按那店家的标价,大只的白鲞,一毛二一只,小只的,一毛一只。因此,一块大洋只能买10只小一点的白鲞。雷氏不同意,她要用一块大洋买5只大的5只小的。

店家:无可能,都俪是(只能是)10头嫩其(小的)。福州话里,“小”是“嫩”,“其”相当于普通话的“的”。

雷氏拽上丈夫往外走,“侬家去八块买。”(我们去别处买。)

店家:大嫂大嫂,4头大其,6头嫩其,会使不使(行不行)?

雷氏拽着由刷越走越远。

店家服了,喊到:凄惨啊大嫂,就这式(就这样),就这式,5头大其,5头嫩其。

福州话里,“凄惨”只表示惊叹,并不是“凄凉悲惨”的意思。

不仅店家服了,由刷也服了雷氏。拿好5大5小10只白鲞离开那家海味干货店之后,由刷问雷氏,“汝怎样八伊会肯让汝?”你怎么知道他会让你?

雷氏告诉由刷,实际上,那家店里的白鲞,大小都差不多。店家进货的时候,其实不是论斤两进货的,而是按个数进货的。假设每个白鲞进货价是5分钱,加5分钱店家就赚了,现在店家把略大一点的摆在一起,每个卖一角二分钱,就是想赚了又赚。所以,她一半要大的,一半要小的,取了个中间价,店家一点都不吃亏。

别看雷氏来自偏远的罗源县霍口乡,由于家境不错,她其实常常跟着父母来福州城玩。霍口人很爱白鲞,所以雷氏对白鲞的行情了如指掌。

用现如今的网语,由刷心里就仨字:给跪了。

 

按雷氏的说法,畲女出嫁之后第七天回门,要挑一担回门礼。这一担礼其实也很简单,就三样:线面、礼饼、白鲞。

新婚第五天,由刷和雷氏去福州办回门礼,先到一家海味干货店买了10条白鲞,再往礼饼店去,要买30块礼饼。由刷说家里还有礼饼,不要买那么多。雷氏说不使(不行),汝那些礼饼“恰平正(太廉价)”,回门礼着(要)买俊其(漂亮的)。

就买了俊的礼饼,30块。

 

最后买线面。为什么最后买线面?白鲞不怕压,礼饼不很怕压,放在箩筐底,线面很怕压,放在白鲞、礼饼的上面。线面是包括罗源县在内的福州十邑地区的特色面食,从唐代起就有了,以“丝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闻名,又称“汤饼线”。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汤饼一杯银线乱”,讲的就是线面。线面是送礼佳品,祝寿可以送,叫“长寿面”;贺婚可以送,叫“喜面”。线面作为回门礼,实际是祝岳父岳母长寿的意思。

买齐白鲞、礼饼和线面,一共花了三块多钱,雷氏贡献两只银手镯,约等于两块大洋。就这两只银手镯,奠定了雷氏在程由刷家里的尊贵地位,从此以后,这个家由她当家。

由刷带了两块多现金,花了一块多,还剩一块来钱。两口子到南后街最南端的吉庇巷里找了一间鱼丸店,5分钱买了一碗鱼丸,夫妻两人合吃。一碗鱼丸有10只鱼丸,可以续汤。他们拿出自己带的礼饼,吃吃礼饼、鱼丸,喝喝汤,又爽口又饱足。

福州鱼丸是本书作者程老汉吃过的最棒的鱼丸。它用鱼肉剁成蓉,加番薯粉(淀粉)搅拌均匀而成的,看上去洁白晶亮,吃起来滑润清脆Q弹。如果只做到这里,那就是广东鱼蛋而不是福州鱼丸。广东鱼蛋就是把鱼肉蓉捏成球状了事,而福州鱼丸有肉馅儿,鱼肉蓉仅仅是福州鱼丸的外皮,外皮里面包的是鲜美的猪肉馅儿。这就把山珍(猪肉)和海味(鱼肉)集于一身,山珍有山珍的口感,海味有海味的口感,而其中的肉馅儿,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吉庇巷往西,连接着光禄坊。由刷在吉庇巷吃鱼丸这一刻往前九百多年,他的老祖宗程赟一家人,就在那光禄坊一带的大宅里住着。当然,由刷并不知道这一点。

吃了午饭,走出鱼丸店,雷氏看到街口有一座临水宫,就临时起意,要进去拜临水夫人。她叫了由刷,说:我去拜大奶。由刷也跟着进去。

“大奶”在福州话里是“大娘”“大妈”的意思。临水夫人俗称“大奶”,临水宫俗称“大奶庙”。

临水夫人是福州本地的神明,据说历史上真有其人,原名陈靖姑,原先是祈雨的神,后来又演化成为是护胎保平安的神,在福建、浙江、台湾、澳门等地都受到崇拜。南宋朝廷曾封她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清道光皇帝皇后难产,祈求临水夫人而应验,道光帝因称“临水夫人真乃朕之再生父母”,她因此有了“太后”称号。咸丰年间,又被加封为“顺天圣母”。

中国民间的神明信仰非常实用,并不需要办理皈依手续,也没有任何仪式,见到庙、观、宫,想拜就进来拜,不收门票,免费进场。随喜功德?那也是布施随你喜欢的意思,并不勉强。不过,雷氏进大奶庙是有所求,所以一定会要随喜一下。雷氏求什么?当然是求子嘛。结了婚,第一要务是生孩子,而且必须是生儿子才行。

雷氏在大奶庙里烧了香,点了烛,跪了地,磕了头。买香烛花了5分钱。她看来看去,看上了柜台里摆着的压胜钱,有心要“请”一枚回家,最后又没敢出手,她觉得,应该会比较贵。

总不能空手离开吧?她在庙里东张西望,看到有跟她差不多年龄的小脚女人,烧香点蜡烛跪拜之后,采了一朵神案花瓶里插着的白花,藏在怀里。

雷氏大胆靠近那女人,问她:“摘花做乜乇(做什么)?”

那个女人,听到雷氏古怪口音的福州话,扭头看了看雷氏,从上到下打量她,看到她的大脚,就又扭回头去,颠着她的小脚,一摇一晃地走了。

雷氏觉得有点不大自在,心里骂了一句:好高癞。其实这也不算是骂,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了不起啊”。雷氏其实看出来对方歧视她乡下口音又大脚,但是雷氏不愿在这方面多想,自己内心就将对方的歧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个小脚女人采花,是大奶庙里求子的仪式之一,俗称“请花”。花跟生殖有关,“请花”相当于带“子”回家。

雷氏问不出那是什么意思,想了想,就又去神案前拜了拜,拜完,照猫画虎,也采了一朵神案花瓶里的白花,也藏在怀里。

然后她对一旁的由刷说,“行,转厝。”走,回家。

由刷挑起刚刚采买的回门礼,跟在雷氏后面,回家去也。

 初七那天一大早,两口子吃了早饭就出门了,由刷陪着雷氏“转外家厝(回娘家)”。雷氏走在前面,由刷挑着一担回门礼,亦步亦趋跟着雷氏。

当天晚上就到了霍口。

由刷没想到,回到外家厝(娘家),雷氏又跟他翻脸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