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鹤麟
程鹤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60
  • 关注人气:38,6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56)

(2021-05-12 11:21:11)
标签:

程鹤麟

长篇小说连载

莲塘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56)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五十六,程谟杀了程赟又厚葬程赟

话说,公元944年农历十一月的一天下午,漳州军头程谟带兵闯进程赟的刺史官邸时,程赟正盘腿坐在椅子上诵读《金刚经》。程谟冲到程赟身后,二话不说就砍掉程赟的脑袋,就见程赟那没了脑袋的脖颈,刷地歪斜着朝左右两个上方喷出了两条血柱,程谟跟他的兵都急忙往后退了一两步。

而程赟的脑袋就掉到书桌上,把程赟两手端着的书给砸翻了,接着在书桌上咕噜噜滚了几下。那书桌很大,程赟的脑袋循桌子的斜线滚动,滚到半路上、还没到桌子边缘的时候就停住了,没有继续滚到地面去。

说来非常巧,程赟的脑袋不偏不倚,停在一个瓷制的笔洗旁边。笔洗是干的,没装水,装着一张纸,纸上有字。

程谟手下一个兵就把那张纸一把抓了起来,打算用它来擦溅到自己脸上的血。

程谟大喝一声:“慢,待我看来!”那个兵就把纸递给程谟,程谟一看,顿时泪流满面。

原来这是程赟提前写下的遗嘱,是给杀他的人的:“刺史老朽程文纬拜言启者足下:乱臣贼子朱文进,弑君王屠宗室,罪不容诛,人人得而伐之。伐文进者,义士也。为伐文进而杀文纬者,文纬恩人也。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纬舍生取义,死得其所,无恨也。”

意思是,朱文进罪大恶极,人人都应该讨伐他。讨伐朱文进的人就是义士,为讨伐朱文进而杀了我程文纬,我不怪你不恨你,反而视你为我的恩人。

程谟读完,当时就有点懊恼,“文进逆谋,非君之罪,而君竟坐此等死。呜呼哀哉!”这是怪程赟不早说清楚。既然朱文进逆谋不关你的事,你干嘛坐在这里等死啊!

程谟泪流满面,回头对部众下令,厚葬程赟。

各位看官可还记得?程赟离开福州之际就曾对子孙说,他到漳州就任必有一死,然而杀他的人会厚葬他。果然应验。

如何厚葬呢?

程谟做了几件事:一,命人把程赟的脑袋缝回去,不要身首异处;二,找来殡葬业者,按闽国一品官的规矩给程赟做寿衣,办随葬品;三,命人收拾程赟随身遗物,连同程赟死前仍在诵读的那本《金刚经》,全部随葬;四,三天之后举殡,请王继成主礼。

王继成是王审知众多孙子之一,长期居住漳州,朱文进弑君篡国之后,王继成逃往建州(今建瓯)投奔大殷国皇帝、叔父王延政。这次漳州军头程谟跟着泉州军头留从效讨伐朱文进,就派人去建州把王继成迎了回来。程谟的人告诉王继成说,程谟要杀朱文进派来的漳州刺史程赟,要请王继成出任漳州刺史。王继成听了很爽,一件事没干,就因为自己是王审知的孙子,别人杀来杀去,他就坐等当漳州刺史,简直太爽了啊!逃而能活命,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接我回漳州,不亦乐乎?回漳州我还当刺史,不亦君子乎?

王继成刚一回到漳州,前脚刚进了自家大宅,后脚程谟就来了。各种虚礼客套之后,程谟说,杀错人了。王继成一惊,还以为没杀程赟杀了别人。再听下去,才知道程谟说的杀错人不是杀错人而是程赟不该杀,因为程赟不是朱文进的贼党,王继成这才放心。不是说王继成盼着程赟死,而是王继成怕程谟没杀程赟,程赟反击的话会连累他王继成,他可不想牵扯这些恩恩怨怨。

程谟拿了程赟留下的遗书给王继成看,王继成看了也很感动,赞程赟真乃太祖股肱忠臣。王继成同意出席并主礼程赟的葬礼。

 

看官或问,程谟要厚葬程赟,居然也不派人去找程赟的家人报个丧吗?

两个原因:

一,程谟想当然地认为,程赟的家人在福州,而福州目前是在朱文进的控制之下,没办法报丧。作为一个漳州人,程谟的这种想当然确实是理所当然。其实,就算程谟真派人去福州报丧,也一样找不到程赟的家人,因为程赟的子孙早已从福州分别迁居永泰、古田、瀛洲(今闽侯甘蔗)。他们离开福州时都是低调行事,并没有敲锣打鼓昭告天下。

二,当时是战时,程谟杀程赟是整个讨伐朱文进的军事行动的一部分,杀了程赟之后程谟得率部去跟泉州留从效会合,要杀去福州讨伐朱文进,所以程谟考虑的是把他错杀了的程赟及时埋葬,不能照常规将程赟停柩待葬。按那时候的殡仪,停柩待葬的殡期可以长达数十天甚至数月,倒是有时间去找程赟的家人来奔丧,可是程谟既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考虑得周到一点,只想着从速下葬,免生枝节。说实话,他肯厚葬程赟已经很不错了,他要是不管不顾,杀了程赟就走人,也不是不可以。 

那么,程赟的子孙们就不知道阿爹已经遇难还被厚葬了吗?

他们知道,而且很快就知道了。

还记得漳州林家小哥俩吗?那被判死刑在牢里等着“斩决”的林逸、林珑兄弟,程赟来漳州上任后,把他们无罪释放了。这小哥俩,事发当天就听说了程赟遇难的事,并且听说程谟要厚葬程赟。小哥俩以为,程谟一定会派人去找程赟的家人,没想到程谟根本没叫人去报丧,第三天就把程赟下葬了,这才赶忙派了家里长工阿贵火速前往永泰,向程赟的长子程延长禀告。

话说那时候虽然闽国的反朱文进势力正在从闽北闽南两头合围福州,一路上不时有军队行军冲啊杀的,但闽国其实并不是“兵荒马乱”,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并没有遭到严重影响,所以阿贵只身一人从南边的漳州前往北边的永泰,一路上也还是畅通。

林逸的婚事是延长在永泰帮着张罗的,所以阿贵曾经陪着林逸来过永泰多次,延长的家他是熟门熟路,一进门就将事情全部禀告清楚。

延长招待阿贵吃饱睡好,才叫他返回漳州。临行前又赏赐阿贵两枚永隆通宝,阿贵自然是千恩万谢。两枚永隆通宝可是不少钱,一枚永隆通宝相当于此前闽国一直沿用的“开元通宝”一百枚哦,以一当百,两枚就是两百。

【插播一下】

开元通宝是王审知于公元909年开始铸造发行的,流通使用到945年闽国被灭国,前后36年,贯穿整个闽国历史。

永隆通宝是王审知儿子王延羲当闽国皇帝时于944年铸造发行的。王延羲发行永隆通宝没多久就被朱文进杀了,但钱还在用,朱文进没去铸造新的钱币,他连王延羲的年号都懒得改,继续沿用“永隆”。

闽国还有一种钱币,就是“五县天子”王延政在建州(今建瓯)铸造发行的大殷国钱币,天德重宝,也是公元944年铸造发行的。

由于闽国于公元945年就被灭国了,王延羲的永隆通宝、王延政的天德重宝实际上都只流通了一年多就被废了,因而存世量甚少,是古钱币中的稀世珍品,钱币界有“永隆、天德世难求”之说。

【插播完】

话说程赟的长子程延长送走漳州的阿贵之后,就派人分别到二弟所在的古田、三弟、四弟所在的瀛洲(今闽侯甘蔗),向他们报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