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鹤麟
程鹤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99
  • 关注人气:38,6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45)

(2021-04-19 01:05:28)
标签:

程鹤麟

长篇小说

莲塘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45)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四十五,程赟决定只身赴死

话说公元944年农历三月十三日,朱文进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闽国皇帝。

三月十四日,即朱文进政变的次日,王审知的发小兼亲密战友、闽国大司马、年已80还未致仕然而实际上早已不问朝政的程赟,闯进皇宫面斥乱臣贼子朱文进。

朱文进就对自己的老长官程赟解释,王延羲其实是死在自家人手里——死在大老婆、皇后李氏手里。

这李皇后,也是因为老公皇帝王延羲宠爱别的女人而变成“愤怒的美狄亚”,因此撺掇军头朱文进、连重遇谋害亲夫王延羲。她的如意算盘是重演王继鹏弑父夺位那一场戏,杀了王延羲,推儿子继位。可是,王继鹏能够控制亲信李仿,这位李皇后根本控制不了朱文进、连重遇这两个混世魔王。他们杀了王延羲之后,顺手就把包括李皇后及其儿子在内的王审知在福州的子孙全家50余口全都杀了。所以,今时今日,有说自己是王审知后人的,若不是建州王延政的后人,就是闽南王继勋、王继成的后人,福州这里的王审知子孙已经被朱文进灭门了。

其实王延羲对李皇后还是很看重的,他只不过是循当时帝王惯例多搞几个女人而已。遇害当天,公元944年农历三月十三日,王延羲去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李真的府第问候疾病。王延羲就是死在从李真府第回皇宫的路上。同平章事李真是谁?就是李皇后她爹!李皇后这个蠢货,把个皇帝老公出卖给乱臣贼子,也害死了自己、孩子、全家人。

朱文进对程赟诉苦,说实在是因为王审知的子孙太坏,随便诛害忠臣良将,自己两次弑君都只是为了自保。朱文进还吹嘘自己,说自己现在施行仁政,跟太祖子孙的暴政不一样。

程赟哪里理他这个?继续大骂:“汝等凶逆,弑君王屠宗室,害徧生民,辜及朽骨,古之乱臣贼子无道之人未有如汝之甚者,汝敢言仁政?”

用后世王阳明的话来说,你朱文进怎么能以桀纣的心来成就尧舜的大业呢?

朱文进不再搭理程赟,起驾回寝宫去了,扔下程赟坐在大殿,呆若木鸡。

此后,程赟天天去皇宫骂。第一天去骂他进到了宣政殿,直接当面近距离地把朱文进骂了个狗血淋头。第二天就进不到大殿了,他就在大殿外骂。第三天连皇宫都进不了,他就在皇宫高墙外面骂。来来往往的路人,起初还围着他听他骂听他讲,渐渐地围观的人越来越少,就剩下他自己,和陪同他来的儿子或孙子。

话说程赟天天去皇宫外骂朱文进,骂了整整10天,把个朱文进烦死了。

三月二十五日,程赟正在皇宫外骂着呢,皇宫里出来一个官员、南廊承旨林仁翰,他恭恭敬敬请程赟跟他一起进皇宫。林仁翰是程赟长子程延长的老部下,程赟虽然不大认识他,但程赟记得,10天前就是这位陪同他进到皇宫宣政殿骂朱文进。这个林仁翰后来在闽国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暂且按下不表。

程赟进了宣政殿,只见大殿里已经有另外两个大臣站着:枢密使鲍思润、鲍思润的左手边站着羽林统军使黄绍颇,两人都是程赟的晚辈,都是50多岁。领路的林仁翰让程赟站在鲍思润的右侧,使鲍思润变成站在C位。

大殿里一个小文官见三人到齐,就开始宣读朱文进的制书(有关人事任免的圣旨),内容是皇帝(朱文进)封鲍思润为同平章事(宰相),封黄绍颇为泉州刺史,封程文纬(即程赟)为漳州刺史。还封没到场的许文稹为汀州刺史。许文稹本来就是汀州刺史,此刻人还在汀州,朱文进之所以还要任命一下,因为许文稹头两天刚刚宣布效忠于朱文进,算是承认了朱文进,因此朱文进以任命他来表示自己接受他的效忠。

读完任命名单,那个小文官又读到:“诏书如右,接旨奉行。”意思是接到这个圣旨就执行。

看官或问,难道没有“钦此”?没有。“钦此”是后世的明朝朱元璋发明使用的。

这一段历史,《资治通鉴》有记载:“(朱文进)以羽林统军使黄绍颇为泉州刺史,左军使程文纬为漳州刺史……”(《资治通鉴》卷284·后晋纪五

程文纬就是程赟。程赟,字彦赟,又名文纬。左军使是程赟的历任职务中的一个职务。

话说一千多年前的人们,很时兴一个人好几个名。

比如,程赟所追随的王家兄弟,老大王审潮,又叫王潮,字信臣。闽国几个皇帝,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名字。王延钧又名王鏻、王继鹏又名王昶、王延羲又名王羲。

篡唐者、后梁开国皇帝朱温也是这样。他曾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之后自己改名朱晃。为什么叫晃?可能是因为这个字含有日和光?日光有什么好的?他称帝后把自己几个儿媳妇都日光了倒是真的。

王审知的“闽王”就是这位朱晃于909年(后梁开平三年)给封的。

 话说公元944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朱文进下旨任命了几个官员。当时在皇宫宣政殿听完朱文进的圣旨,鲍思润和黄绍颇都跪下谢恩,而程赟就反应不过来。事情来得突然,他不知道朱文进这是演的哪一出,就愣愣地、冷冷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朱文进都已经离开大殿,他才在一个低级官员的提醒下,离开了大殿,走出皇宫,回家去。 

回家之后,程赟叫来4个儿子,把朱文进派他去漳州当刺史的事说了,然后他做出他人生中最后一个重要决定:“为父去漳州。”

把4个儿子都吓住了。这些年阿爹叫我们一个个辞官,可是朱文进这种乱臣贼子的委任,阿爹都敢接受,这是什么情况啊?

老四延坚历来比较调皮,就说:孟子曰,“不立于恶人之朝。”

孟子这句话意思是正直的人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讲的是伯夷。伯夷是商朝孤竹国末代君王的长子,为人清高到迂阔的地步。他跟他弟弟叔齐是一对宝贝,“不食周粟”的故事讲的就是他们。武王兴兵伐纣,哥俩认为是谋逆,不跟武王为伍。后来武王成就霸业,天下归顺于周,而伯夷、叔齐宁死也不肯吃周朝的粮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他们是公子哥,没有像好莱坞英雄兰博那样受过野外生存的训练,最后饿死于首阳山。

程赟笑而不答,问延长:汝何言哉?

老大延长问:“阿爹欲效伊尹乎?”

伊尹是商代名臣,他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痴心不改。孟子说他“治亦进,乱亦进”,意思是天下大治他也努力,天下大乱他也不放弃。

程赟听长子拿伊尹来比他,当时就摇头,说,非也。为父不欲效伊尹也。

既然不效仿伊尹,那为什么要去漳州上任?为什么要为乱臣贼子朱文进效力?

程赟正色说:“为父乃赴死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