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闽侯甘蔗程氏家人传说(35)

(2021-03-24 12:19:37)
标签:

程鹤麟

长篇小说

莲塘

杂谈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闽侯甘蔗程氏家人传说(35)

【逢非公众假期的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三十五,闽国王子王继韬被一刀咔嚓了脑袋

说起来,王延钧父子,都是一路货色。

王延钧这一两年来对王继鹏益发不满,王继鹏向他索要李春燕这事让他感到愤怒。不是舍不得一个妃子,而是这个儿子竟然敢公开索要!

王延钧也不想想,他自己不也搞了父亲的妃子陈金凤吗?只不过一直是偷着搞,没敢公开索要。从这一点看,王延钧父子俩实在是一脉相承。本书作者程老汉的母亲生前曾经用一句话来数落她丈夫和儿子,“蜀(蜀=1)截柴锯的”。王延钧、王继鹏父子也是“蜀截柴锯”。

从王继鹏的立场看问题,如果他不杀了父亲,极可能真的被废掉。

可是为什么要杀王继韬呢?你王继鹏称帝之后,他王继韬还能怎么样呢?最起码先放他一马,日后他不乖再杀不迟啊。

只有一个解释,王继鹏心黑手辣。

 

话说公元935年农历十月十九日,闽国发生宫廷流血政变,程赟在第一时间就获悉了消息。第一个向程赟报告这事的,不是程赟长子、王延钧朋友圈里的程延长,而是程赟最小的儿子程延坚。

程延坚在闽国朝廷做一个小官,他的长官就是王继韬。

延坚的哥哥延长虽然与王延钧有交情,但自打王延钧做了闽王又称了帝,程延长就不再有机会靠近皇帝了。延长与王延钧的关系,同程赟与王审知的关系不一样。王审知与程赟是一同打天下的君臣,而王延钧与程延长只是世交辐射之下的情谊。他们都是所谓“延”字辈,这是王审知的赏赐,古时候这叫“赐太子行第”。这种交情跟他们父辈的交情无法相提并论。作为父辈交情的延续,他们的交情注定要比父辈的交情淡,而且越往下延续就越淡。这就像亲兄弟,手足之情传到下一代,各自的子女互相之间已经是堂兄弟的关系了。王延钧称王之前,由于文艺方面的爱好,跟程延长算是文青朋友圈里的好友,但程延长为人本分,四四方方,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被王延钧收为心腹的人。王延钧做了闽王之后,还想着给昔日的发小程延长官升一级,从都虞候分掌升为副都指挥使,算是很不错了,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皇恩浩荡”了。

所以,十月十九日政变发生当天,程延长本人也是很迟才知道的。他四弟程延坚较早知道,因为他亲眼目睹了李仿杀害王继鹏弟弟王继韬的全过程。

 

王继韬的官职是“判六军诸卫”。“判”,是以高就低、位高者任低职务的意思。王继韬是皇帝王延钧的儿子,是“王”,地位高于朝廷百官。

“六军”是皇帝亲军的主管,还记得白居易写李隆基马嵬坡的那句诗吗,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讲的就算李隆基的亲军造反了。“诸卫”的“诸”是“诸多”的意思,唐代有六军十六卫,到了五代就没了,没那么多了,就来个虚的,“诸卫”。

闽国的判六军诸卫衙门设在皇宫附近的皇帝亲军大营内,独门独院,设两个办公场所,大堂和二堂。大堂是判六军诸卫王继韬召集属下开会和发布命令的地方,大约近千平方米的样子。大堂就是衙门大院的入口,你一跨过衙门正门的高台阶,就到了大堂,再往里进院子要从大堂边的通道过。过了大堂是石板铺的过道,尽头就是二堂,王继韬平时“办公”的地方,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的“办公室”。大堂和二堂之间石板通道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排厢房,是王继韬的下级们的“办公室”。

程赟的四子延坚的职务是军指挥使。五代的“军”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旅,比现在的团大,比师小。但延坚不是实职的军指挥使,他手下一个兵都没有,其实就是享受“正旅长”待遇的王继韬的助理。他的“办公室”紧挨着二堂王继韬的那一间,几十平方米,四五个同僚共用。

 

公元935年农历十月十九日,本来一切如常。

话说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王审知兄弟攻克福州以来,闽国偏安一隅,休养生息,外无烽火,内不征战,已经整整42年天下太平了。对,后唐天成元年(927年),王延禀和王延钧联手杀了王延翰,算是一次内乱,但那次内乱前后也才十天左右,过后一切如常。

和平的日子过久了,举国上下都很松懈。王延钧、陈金凤遇害时,思想上毫无防备,现在轮到王继韬了,他也一样毫无防备。几十年没打仗,六军诸卫衙门就像一个文官衙门,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军味”。

那天,王继韬如常在衙门办公,程延坚亦如是,衙门里其他官员,像是拱宸军使朱文进、控鹤军使连重遇等都在衙门正常上班。

午时,延坚如常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去王继韬“办公室”汇报工作,就觉得身后有急促的、杂乱的脚步声,“七里夸嚓七里夸嚓”。他一回头,就看见一群大兵在皇城使李仿的带领下快步在衙门大院里奔跑。

皇城使是负责皇城安全保卫的官员,用现在的话说,皇城使就是皇帝贴身“警卫部队”的头头。皇城使通常归判六军诸卫管辖,因为皇城使所领导的皇帝警卫部队就是“六军”中的一支部队,所以这李仿其实是王继韬的下级。但皇城使的衙门紧挨着皇宫,这就使皇城使比判六军诸卫更靠近皇帝。更由于皇帝常常会对皇城使直接下命令,所以王继韬这位判六军诸卫基本上也不管皇城使李仿的事。

延坚认识李仿,知道他是王继鹏的心腹;李仿也认识延坚,知道他是开国老臣程赟的儿子。

但是那天上午李仿领兵闯进判六军诸卫衙门时,看见延坚也不打招呼,径直往二堂去,十几个大兵也快步跟上。延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由自主也加快步伐在后头尾随。

当延坚想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到王继韬“办公”的二堂时,就被李仿带来的兵挡在了门槛外。延坚就站在门槛外探头往里看,哇,惊人一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