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余秀华诗酒 |
分类: 社会大观 |
昨天,2018年4月18日,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其中一段是鲁豫对话余秀华。
2014年10月,余秀华写了一首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震了一下中国诗坛,2015年她就红遍全中国。
在这期《鲁豫有约》里,余秀华说,2012年是她灰暗的一年。
鲁豫问,“为什么是2012年?”是啊,2012年发生了什么?
余秀华说,“婚姻的痛,在追求感情的痛,还有家里你很多具体的事情,还有周围的人骂你呀,说你是神经病,说你这样那样所有的事情,就在那一年特别……觉得心里就承受的,那一年就觉得承受不了了。”
然后就讲到喝酒,余秀华说:“我就是有一次喝酒的时候,喝过了头,然后就住了一次院。”
鲁豫问:“你是故意把自己喝高的吗?”
“我不知道。”
“你喝了有多少?”
“大概一斤多。”
看到这里程老汉心想,不会是白酒吧?余秀华自己接着就说了,白酒。
呕买尬!硬是行啊!
鲁豫就回头追问:“你是不是从来不喝酒的?”
鲁豫好像明白了:“我明白那种感觉。当你碰到一件痛苦的事情,你睡觉了,睡醒之后那一瞬间,你会想一切都不是真的。然后突然一下,你发现一切又是真的。”
哈哈哈,鲁豫不喝酒,只能拿“睡觉”与“睡醒”来模拟人家余秀华的“酒醉”与“酒醒”。
看了这一段,程老汉赶紧去网上搜索余秀华的诗,哇呀呀,溢满了酒香——
“只有风,在空了的酒瓶口呼啸似的呼啸”
“天空是深不见底的窟窿
你三碗烈酒,把肉身里的白压住”
“他年,我流离失所,我就抵挡一辈子的清白沽酒一壶
邀你对酌”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
台湾已故诗人洛夫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
要是拿了余秀华的诗去压榨,会淌出多少酒来呢?
看来是各种的疼痛使她喝酒,而喝酒又使她写出好诗。于谦老师三大爱好是“抽烟喝酒烫头”,在于谦老师看来,当然是“烟酒不分家”了,而在余秀华这里,应该就是“诗酒不分家”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诗酒趁年华”……从李白到苏轼到余秀华,诗人的套路没变过啊。
成名之后,余秀华并没有停下喝酒。
2017年6月28日的《新京报》这样写到:被称作“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人余秀华,很喜欢和周围的工作人员开玩笑,她会撒娇式地抱怨:“我来接受采访,参加这么多活动也没有人给钱的。”然后又很依赖地对他们说:“你们要陪我喝酒。”
一个月后,2017年7月28日,《中国企业家》发表记者李佳、张弘一的报道,题目是:《她可不止写诗这一样爱好,喝酒、“调戏”男人也是乐趣》,报道的开头是这样的:
昨天的酒在她肚子里晃荡了半宿。采访开始没多久,余秀华从沙发上起身,径直躺在了床上。
前一晚喝到夜里两点,早晨七点起来又接受媒体采访,当晚离开北京,然后深圳、广州、武汉,最近余秀华的行程密密麻麻。
5个月后,2017年12月31日,余秀华应邀与其他诗人一同出席2017—2018第四届南京跨年音乐诗会。《扬子晚报》后来报道说,“那天跨年诗会结束后,诗人们一起趁兴喝点小酒。把十斤啤酒说成‘小意思’的余秀华自诩(程按:“自诩”?不知道作者啥意思,看官您就凑合把这个词理解为“自谦”吧)酒量不好,‘啤酒喝了会长胖,最近我喝白酒,所以瘦一些。’在家时常跟老爸在一起喝点白酒。‘写诗?喝多了写不了诗,头晕。’”
喝酒喝太大,谁都要头晕的。从来不曾头晕的,一定是从来没喝透。就算是被杜甫夸张成“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这样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分明也是喝多了写不了诗的意思。谁喝高了都不免头晕,都不免昏昏欲睡。
【插播一下:“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是程老汉最喜欢的一句诗。】
余秀华是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人,她成名之前大约就只能喝当地白酒吧?当地有什么酒那么好喝呢?程老汉就上网去瞜了瞜,发现钟祥市有个很强的白酒企业,是湖北省第一批的老字号企业,生产浓香型白酒。“2017年湖北酒业大会”上,这家酒厂的一款白酒被评为“湖北酒业年度十佳白酒明星产品”,其董事长同时获得“湖北酒业年度十大领军人物奖”。
程老汉旅游在外,喝酒的原则是:必须而且只能喝当地酒。现如今假酒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喝当地酒就一定安全,因为那个酒厂会严防死守自己家门口这一亩三分地,一滴假酒都不可能在当地市场出现。那么,今后若有机会到钟祥,很应该尝尝钟祥的白酒,那酒能使一个脑瘫病人写出那么好的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