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鹤麟:赞港府不向败家仔低头
(2018-03-23 17:09:04)
标签:
香港派钱 |
分类: 社会大观 |
“据透露,香港2017/18年度有着‘超高财政盈余’,有多高呢?香港人噼里啪啦打算盘,各种预估,最少的说有1000亿,最高的说有1800亿元。钱多了就烧包,各种派糖期望跟着各种预估而来。”
以上文字来自2月底程老汉的拙文《香港有些政客简直就是败家仔》。程老汉在那篇文章中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坚决反对不论贫富人人平均派糖,又赞扬本届香港政府可能不会这样派糖,并希望港府能够挺得住,不向败家仔低头。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月28日发表的2018至1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心思想是“投资未来”,而“派糖”方面就有退税(最高3万元)、宽免4季差饷、按月发放的综援、生果金、长者津贴、伤残津贴等救济金本年度多发两个月,向合资格、有经济需要的学生每人发放2千元现金……
各种派糖措施,就是没有不论贫富人人平均派糖!本届财政司长硬气!本届特首硬气!
但是,那些个败家仔政客不依不饶,仍旧继续鼓噪,继续向港府施压,仍然要求不论贫富人人平均派糖。
比如,3月14日,刚在香港立法会补选中当选的两名候任立法会议员区诺轩和范国威就对陈茂波要求“全民派钱”,说什么派钱是最直接的方法支持基层人士,务求达至“雨露均沾”。
暴露了吧,“全民派钱”的“支持基层”是假,企图“雨露均沾”是真。
程老汉2月底拙文《香港有些政客简直就是败家仔》发布后,有读者留言说:“前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在专栏表态赞成派钱,他反问,把公帑用在临时增加的措施上,怎见得一定比派钱更恰当、更有「针对性」,「派钱不涉及政策优次争议,保证人人受惠;且收入愈低的家庭受惠程度相对愈高,何尝不是还富于民的最佳办法?」”
程老汉一向敬重曾先生,不相信曾先生会说这样的话。
比如派钱“保证人人受惠”那句就不符合事实——因为这里的“人人”其实不是“人人”而只是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工作而居住未满7年的暂未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纳税人就不包括在“人人”里面,他们每年纳税少则数千多则数十万,却不享有这个“人人受惠”。
还有最后那句,“且收入愈低的家庭受惠程度相对愈高”也是睁眼说瞎话。不论贫富人人平均派糖的所谓“全民派钱”是按人头发放,只要是18岁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就人人有份,连李嘉诚都有一份。若一个贫困家庭有18岁以上人口三人,可得到三份钱;而一个富裕家庭有18岁以上人口五人,可得到五份钱。这明明是人口愈多的家庭受惠程度相对愈高,怎么会是“收入愈低的家庭受惠程度相对愈高”呢?
曾先生不缺那几千元钱,数学也不会这么差,断不会如此算数。
预算案公布20余天之后,有消息传来,说政府可能还要加大派糖范围。程老汉听了就一愣:难道陈茂波挺不住了?仔细一看有关报道,程老汉乐了——原来,港府考虑的是,向18岁以上收入较低的人士派发现金津贴。
消息称,港府考虑向18至65岁、月入低于15000元,以及其他的在《预算案》中没受惠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发金额约为3千元的现金津贴,预料有数以百万计人士受惠。
程老汉支持、拥护!
为什么65岁以上的不能得到这笔津贴呢?因为他们已经有“生果金、长者津贴”等,属于已经受惠人群而不是“在《预算案》中没受惠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获得退税的人士自然也是受惠人群。
这就不是不论贫富人人平均派糖了。
特首林郑月娥21日表示,政府正设计涵盖面较广阔的“关爱共享”计划,在研究以关爱基金“补漏拾遗”措施时,倾向涵盖更多人士,但强调不是“全民派钱”。
赞赞赞!
【2018年3月23日消息】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天见记者,表示将向合资格人士派发一笔过4000元,申请者需于2018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无物业、无领取综援,无交薪俸税等,预计共280万人受惠,料涉约110亿元,预料于下个财政年度预算案前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