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奥运安全套

(2010-03-05 16:05:06)
标签:

奥运

安全套

丑闻

杂谈

分类: 社会大观

盘点奥运安全套

英国《每日邮报》列出本届温哥华冬奥会“十大丑闻”,多半跟性有关,其中一则是:10万个安全套不够用。

“丑闻”是《每日邮报》自己的用词,不是汉译篡改。该报原标题是:The topless curler and the other Winter Olympic scandals

奥运会上发放安全套是国际奥委会推行的一项福利政策,为的是既保障各国体育健儿的性福权,也保护这些体坛宠儿的健康。把这事列为“丑闻”,符合《每日邮报》保守主义的立场。

据这则报道,温哥华冬奥会组委会为7000名运动员和各国体育官员提供了近10万个免费安全套,平均每人14个。但每人14个远远不够用,以致本届冬奥委会出现了安全套紧缺的现象,组委会急忙找来加拿大艾滋病研究协会,请求他们拿出存货救急,提供三大箱安全套。

真是救场如救火,加拿大艾滋病研究协会的同志们很有全局观念。

当然,运动员们体魄硬是强啊!除北京奥运安全套淤了,其他奥运会安全套多是不够用。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组委准备的5万个安全套,很快被索取一空,又紧急增补2万个。到了奥运会结束前三天,健儿们(名副其实是健儿啊)又要求增加发放安全套,但根本来不及进货,组委会为此道歉了事。

前车之鉴,2004年希腊奥运会的组委会一猛子准备了13万个免费安全套任君取用,赞助商杜蕾斯还另外准备3万包润滑剂备用。在产品广告中,赞助商说道:“我们要让世界顶尖的选手在场下同样游刃有余。”恕我奥特,兄弟我没看到广告原文,不知道“游刃有余”这个词原文是啥。不过光看中文,这4个字还真让人浮想联翩。

2008年北京奥运,根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京奥运村准备了10万个免费安全套。但据报道,仅用了3万个。

也许是北京的气候抑制性欲。

但也许另有原因——香港《文汇报》当年的报道说,北京奥运村免费供应的安全套上,印有“加油”、“更高更快更强”等口号,以及一些和奥运会有关的图案。如果在安全套上真印着这些东东,那就太煞风景了,换谁当场都得萎。

到目前为止,最生猛的奥运会应该是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一共发放安全套大约25万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