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主播刘芳折腾得老夫一夜没睡好

(2007-08-10 10:37:53)
标签:

娱乐/八卦

香港

凤凰卫视

新闻主播

 

女主播刘芳折腾得老夫一夜没睡好

    又是台风天。

    2005年7月,“海棠台风”来袭,老夫在《总编辑时间》里讨论了这件事,顺便提了一句,“台风”是外来语。

   新闻主播刘芳不服气,连夜打电话给老夫,非要跟我来个“商榷”。刘芳说,应该是反过来,英语的typhoon是从中文“颱风”翻译过去的。

女主播刘芳折腾得老夫一夜没睡好

(刘芳)

   兄弟我有强迫症,对这类细节有种病态的计较,当晚一宿没睡好。查了半天,又是上网,又是翻书,最后从《辞源》上查到一个模棱两可的解释。《辞源》是1915年就出版的辞书,关于“颱风”这个词儿,它这样说:

    颱,字书所未载,或谓系外来词,或谓系粤语“大”字之音译。(《辞源》P.1857)

    第二天,老夫得意扬扬地在节目里引用《辞源》的注解来为自己辩护,并说,到目前为止,刘芳不能算赢,程鹤麟不能算输,观众中如果有高人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敬请不吝赐教。

    高人很快回应了,这高人是姜声扬。他利用替班做天气预报的机会,给刘芳和程鹤麟各一记耳光,他说,他们都错了,正确的答案在我这里。姜声扬声称,英文Typhoon的由来,根据www.dictionary.com的解释,它其实是两种语言,东西方相遇却恰巧又一样的一个语言文化融合。简单说,由西方的古希腊文的“旋风”一词传进阿拉伯文再传进印度文最后传到英文。但另一方面,typhoon从英文里也由中国广东话里的“大风”变成如今的typhoon颱风。

    (你知道这帅哥说的是啥么吗?)

女主播刘芳折腾得老夫一夜没睡好

(姜声扬。照片来自他的凤凰博客,兄弟我没看懂这帅哥在干吗。)

    姜声扬这么凑一脚,让刘芳和兄弟我都很郁闷。

    (另外,台湾一网页的资料,说根据一项新的台湾史研究,“颱风”一词源自阿拉伯语,经东南亚华侨音译成中文。台湾史研究者朱玛珑在中国文献找到最早的“颱”字,出现在明朝天启六年(1625年)明廷赶走澎湖荷兰人的善后文件中。“颱风”一词比19世纪才出现的typhoon早了很多,中英这两个名词或都源自于阿拉伯语或阿拉伯语与波斯语混合的印度司坦语tufan。因海上贸易盛行,明末住在东南亚的华人海商,根据tufan创造的“颱”字,在17世纪初进入中国汉字的书写系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