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科技创新发明小发明家明星样稿 |
分类: 样稿一览 |
——记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魏之川
柴 静
图为魏之川在调试自己的作品
今年的暑假,对于天津市第一中学的魏之川来说,真是好事不断。首先,他的发明作品家用环保型灭菌鞋架器在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经过项目审阅、素质测评、技能测试和封闭论辩4个环节,获得了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而且由于这种鞋架器可除菌、除臭、除湿,还可以作为照明灯起到装饰作用,实用性强,在比赛现场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被中央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并在朝闻天下栏目中播出(这个栏目仅播出了这次大赛的两个项目)。另外,2007年8月22日,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全国仅有100名青少年获奖,魏之川名列其中。那么,魏之川是怎样的一名优秀学生呢?近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好奇心驱使走上发明路
走进魏之川的家,迎面走来的是一个有着1.82米身高的帅小伙儿——丝毫没有扭捏与紧张,谈起自己的发明和发明过程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个年仅17岁的少年有着超越他年龄的成熟与内敛。
说起自己走上发明之路的过程,魏之川说,爸爸是名工程师,可能是受他的影响吧,自己从小就特别爱研究东西,上小学时,他拆过电脑、拆过声光控开关,家里电器或者家具坏了,也是他和爸爸动手修理。虽然也曾因为好奇心拆坏过东西,但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责怪过自己。
发明的灵感源自生活
魏之川的发明“环保型水帘窗纱”得过2004年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二等奖,2005年该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谈起自己的这项发明,魏之川告诉记者,其实自己的发明并没有高深莫测之处,只是一个生活灵感的闪现。他说,起初自己家住在河边,家里还“正好”有一位有着“洁癖”的妈妈,所以为了保持屋子的空气新鲜,即使冬天也要把窗户打开。
空气是新鲜了,但灰尘也开始多了起来,最难挨的还是夏天,总有许多小虫和蚊子趁机飞进来。可家里的纱窗即使挡住了蚊蝇也挡不住灰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之川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家里既能通风换气又能防止蚊蝇的侵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魏之川跟妈妈来吉利大厦逛,进门便被大厅中央一个自六楼楼顶一直流到一楼地面上的圆形水幕帘吸引住了。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水是从楼顶顺着透明的绳子流下来的。于是他想如果能把这流动的水幕用来制作窗纱,它的效果会是怎么样呢?在请教了老师以后,魏之川开始了自己的发明工程。
首先他制作了一个水帘窗纱,窗纱的底部装上了储水槽、潜水泵、导管,窗的顶部有溢水管、排气孔。使用的时候,先通电,潜水泵工作,水从溢水管经尼龙绳慢慢流入水槽中,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一面水帘。为了美观,魏之川又安装了一个发光二极管,在红色灯光的映照下,这个水帘纱窗显得十分漂亮。
与普通纱窗相比,这个纱窗不仅仅可以阻止昆虫及蚊蝇的进入,而且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同时还起到了“天然氧吧”的作用。到了取暖季节,它还能起到空气加湿器的作用。就是这样一个一举多得的发明,其成本却是极微小的,对于它的维护也是十分方便的。
断然拒绝100万
100万元对于一个中学生和他的家庭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就在如雪片般的企业来信拿出100万元购买他的专利“环保型水帘窗纱”的时候,却被魏之川拒绝了。
之所以拒绝100万元的转让费,魏之川有着自己的考虑:自己的发明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希望这项发明的成本降到更低,在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魏之川没有因为环保型水帘窗纱的成功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继续努力搞他的科技创新。
经过努力,他又发明了家用环保型灭菌鞋架器,这是一个具有足底保健功能的鞋架器,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电子脚,电子脚中有紫外线发生器,同时能产生臭氧,还有恒温加热装置,通过吸附、杀菌、除湿,可以把鞋里的细菌杀死,吸收异味气体。而且鞋架器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外型,这样摆在家里还可以当个装饰品。由于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强,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在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夺得二等奖。
全面发展的小才子
魏之川除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还注意自己的全面发展。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始终名列前茅。另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他还报名参加了中国少年作家班,是2001年级的学员,由于成绩优异,2004年升到了高级班,并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学员。2005年经过隆重、庄严、残酷的选举,他以绝对的优势,被推举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天津分会副主席。如今,他又成为中国教育网天津一中采编站长。
由于魏之川在各方面取得的优秀成绩,他获得了诸多荣誉,如他被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市学联授予第七届天津市“十佳中学生”荣誉称号。
(本文刊登于《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学版2007年第12期)
【附】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很多同学在业余时间打游戏、看电视、聊天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却已拥有数十项发明奖项,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他不但是多项设计的发明人,还获得了多项摄影竞赛奖、市级乒乓球竞赛奖以及多次作文竞赛奖,他就是来自天津一中的魏之川。
笔者:能否给我讲一个你最得意的作品?
魏之川:太多了,不能说是最得意的,只能说是有人估价最高的作品,价值一百万,就是环保型水帘纱窗。咱们夏天用的纱窗,虽然可以阻挡蚊蝇,但是却有很多的灰尘从窗户进来,这时纱窗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后来,我看到商场里的圆形水幕帘,从六楼到一楼,发现水是顺着绳子流下来的,四周的空气很清新,于是水幕帘型的纱窗出现在大脑的构想中。然后我想到,如果能够把它搬到窗户上去,代替纱窗怎么样?我带着这种设想,找到了张志强老师,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借鉴生活中物理学的常识获得了发明创造的原理,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吸附尘埃,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新度,这样既阻挡了蚊虫,又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笔者:在发明上还有什么更经典的例子?
魏之川:还有就是防臭味儿和取暖的鞋架,这种鞋架的组成片套进鞋子里,不但可以取暖,还具备紫外线杀毒的能力,气体从鞋架的一端把鞋子里的气体用排气的方式抽到鞋架的另一端,并用活性炭来过滤,这样就有清新的空气回流,转天再穿这双鞋就不会臭了。
笔者:发明对于学习有哪些促进作用?
魏之川:有很多促进的地方,比如说鞋架的原理是活性炭,会用到化学,紫外线灯用到了物理学上的波长,还有水帘纱窗与物理学的水泵的原理有关,会涉及扬程。不单单是物理化学,写论文也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发明了这么多东西,好像很多都是对于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捕捉,前前后后你有何经验之谈?
魏之川:生活中有许多细节,每个人都可以注意到。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留在脑子里,不要完全忘记,等到了一定阶段,会从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中获得联想,就可以对先前自己提出的疑问进行大胆的设想和改造。
笔者:在发明过程中,有没有经历的困难记忆犹新?从构思到具体实践,哪个环节遇到的挑战更大一些?
魏之川:困难当然有,比如制作纱窗时用的线,要去很多地方寻找。但一想到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就觉得这些困难不算什么异常艰难的事情了,相反越干越有劲儿。
从构思到具体实践都有困难,最明显的我想应该是构思。首先,完成一件发明所用的方式和方法很多,也就是路径很多,但是不知道应该具体采用哪一个,就要主动去想去查询;其次就是选材料的问题,譬如我在选纱窗纬线时,用了多种材料的线,最终选择了鱼线,这要根据材料特质和一遍遍的实验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