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招标投标的英文表达

分类: 辞典词汇译法翻译规范 |

从一些媒体看,“招标、投标”的英文翻译比较杂。比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英文翻译就有三种不同版本,分别是: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Bid Invitation and Bidding
(《中国招标杂志》)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enders and Bids
•The Tendering and Bidd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92年前译为:招标 Tendering;投标(投标文件) Tender; 投标人 Tenderer
•1992年后译为: 招标 Bidding; 投标(投标文件)Bid; 投标人 Bidder
•投标邀请
Invitation to Tender / Invitation for Bids
• 投标人须知
Instructions to Tenderers / Instructions to Bidders
• 合格的投标人
Eligible Tenderers / Eligible Bidders
• 招标文件
Tendering Documents / Bidding Documents
• 投标文件原件
Original Tender / Original Bid
• 投标文件副本
Copy of Tender / Copy of Bid
• 投标价格
Tender Prices / Bid Prices
• 投标保证金
Tender Security / Bid Security
• 开标
Tender Opening / Bid Opening
二、招标人(世界银行无此用词),无论是biddee 还是tenderee 都是非规范译法。
在常见的国际招投标文件中一般使用借款人borrower, 业主employer 或者用户 user, 采购人 purchaser 等表达来代替“招标人”。
中国机电产品的国际招标,从开始到现在,其招标程序、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等,都是学习和借鉴世界银行的。有关招标投标的英文单词的使用,也应该学习和借鉴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有关招标投标的文字使用是权威性的,对我们有指导意义。
由于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和一部分招标机构在1992年前就成立了,所以,英文名称和刊物名称用的是Tendering,例如,招标中心 Tendering Center,《中国招标》 《China Tendering》。1992 年及其后成立的招标机构,其英文名称也都用Tendering,以便与其他招标机构名称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T字母组的单词现在已不再使用,而是用B字母组的单词。“招标投标法”的英文应该翻译为“The Bidding and Bid Law”。如果有人一定要用T字母组的单词,那末,也应该翻译为“The Tendering and Tender Law”。经常看到有些工程招投标文件,T字母组和B字母组的单词混合使用,显然是不妥的。
再来讨论一下另外一个有关的单词—“招标人”的英文翻译。
世界银行《采购指南》和《招标文件》范本中没有“招标人”这个单词,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且频频出现。首先,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三种英文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招标人”是如何翻译的。
《中招》:A bid inviter
CHD:A tenderer
《汇编》:A tenderer
《中国招标杂志》的“招标人”翻译成“A bid inviter”,直译为“投标邀请者”,即,招标人,没错。CHD和《汇编》将“招标人”翻译为“A tenderer ”,Tenderer 这个单词是“投标人”,世界银行用了很多年,到我们这里就成了“招标人”。那末,“招标人”的英文是什么呢?《金山词霸》的“招标人”为“Tenderee”,即:把Tenderer 的最后一个字母r换为e。这样,在T字母组里,又多了一个单词“招标人 Tenderee”。据此,是否可以在B字母组里也造一个单词“Bidderee(招标人)”,即:在“Bidder(投标人)”的后面加ee,成为“招标人”。如果,中国的招标人和投标人、《中国招标》、中国国际招标网等都将“招标人”翻译成“Bidderee”,那么,“Bidderee” 就是“招标人”了。其实这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创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目前有两个译本,对“招标人”表达分别为“bid inviting party”和“tenderee”,(鄙人习惯译为 bidding inviter),其实这些英文表达都中国人独有的创意,因为在国际工程中只有“投标人”,根本找不到“招标人”这个表达。但是偏偏在中国的法律中就有“招标人”这个法律术语,显然“招标人”这个法律概念或者术语的确是中国人创立出来的,也的确无法在正统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就像“饺子”“抄手”一样。
译本一:Article 8 A bid inviting party is a legal person or other organization that puts forward a project and invites bids therefor according to this Law.
译本二:Article 8 The term "tenderee" refers to a legal person or other organization that propose a project and put forth an Invitation to Bid.
我们再看《美国加州大学工程招标管理规定》(BIDDING &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中:
The lowest responsible bidder is required to submit, to the University, Certificates of Insurance and bonds required by the General Conditions and Instructions to Bidders.
最低责任投标人必须向大学提交一般条件和投标人须知要求的保险证书和保函。
这里,“投标人”英文为bidder,而招标人却是University(大学),说明在美国也没有“招标人”这个英文表达。
我们再看看FIDIC是如何处理“招标人”的表达的。
在《FIDIC招标程序》中也只有“投标人”Tenderer,找不到“招标人”的英文表达。
在《FIDIC招标程序》中有一个常用词汇authority,起初着实让人理解为难:
原文:in the event of acceptance of the Tender by the Authority, the date upon which, the Tenderer provides a performance security to the Author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thereby made between them, or
在通过上下文分析,鄙人就认定Authority就是指的招标人,据此理解译出:
在授权招标人接受投标书的情况下,投标人根据双方由此订立的合同条款向授权招标人提供履约担保的日期,或
网上有一个《FIDIC招标程序》的译本,把Authority译为“当局”,显然是望文生义。
四、常用招标和投标的词汇
招投标常用词
招标(FIDIC文件)obtaining tenders
招标程序 tender
procedure (英)
投标书Proposal(美)
项目投标书
bid proposals for a project (美)
request For Proposal (RFP) (美),也称为 information for proposers.
招标书(RFP):受托人向投标人提交的文件,描述并具体说明工程/项目的要求。也称为
竞标 competitive
bidding
招标文件
tender documents 或 bidding documents
投标人 tenderer (英)
在美国招投标文件中" Bidder "(投标人)和 " Proposer "是同义词
(以下为美国表达法)
中标人
successful tenderer 或 successful bidder 或 successful proposer
投标人须知
instructions to tenderer 或instructions to
bidder
投标资料表
ender data sheet 或 bidding data sheet
评标和资格预审标准
evaluation and qualification criteria
或 evaluation and qualification criteria
投标书格式 tendering form 或 bidding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