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385~433),晋宋时人,出生于会稽始宁(今嵊州嶀浦)。因他祖父的赫赫功勋,谢灵运世袭康乐公,身居高位。但命运不济,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被权臣排挤出京城,贬至荒蛮的永嘉郡(今温州)任太守,与温州结下深缘。
正是此番受贬离京,成就了谢灵运中国山水诗奠基者的地位。谢灵运一生著作颇丰,但大多在北宋国变时散佚。明时,人们从各类典籍中辑拢谢灵运的诗文,再次成集。因流传的版本不同,他的许多诗都有两个题目。
细读谢灵运在温州所写的代表作《登池上楼》诗句: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可知他当时病重,卧床月余。推敲诗句褰开暂窥临的褰和窥字,谢灵运不是在初春的清晨,敞怀登上池上楼,而是撑着起床,揭开帐子或一半窗帘,在窗口向外窥望。山水温州,无须登高,即可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此刻,初春的旭日升起,一扫冬日的阴沉。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谢灵运回到床上,无力再感慨吟诗。直到梦到堂弟惠连,他才精神一振,写出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诗与题目分离不粘,或许,它的原题是:春草堂吟。
谢灵运的诗作,耐读,读之古风扑面。尤其是诗中的叠词,特别灵动,如: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苺苺兰渚急,藐藐苔岭高。岁岁层冰合,纷纷霰雪落。
千百年来,温州城纪念谢灵运的除祠堂外,还有池、亭、楼、台,及村、坊、巷地名。谢公在温州妇孺皆知,即便没读过他的诗文,也熟悉熟知和谢公相关的地名。温州的读书人,更是崇敬谢灵运谢公。
南宋温州本土诗人,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四人都是谢灵运的忠实粉丝,及写实诗风的继承发扬者。徐照游江心屿时,遥想当年:却疑成片石,曾坐谢公身。他游乐清雁荡灵岩,此地与谢公无关连,徐照还是浮想联翩:古时山未显,谢守只空还。题潘隐父的一幅石屏画,徐照在诗的结尾道:谢客岩头生夜光。因了谢灵运,永嘉山水在诗史中也莹莹发光。
徐玑也有三首诗吟及谢灵运,而翁卷、赵师秀,运气不佳。据记载,明末清初,钱谦益柳如是夫妻的居所也是藏书楼发生火灾,绛云楼所藏宋椠《四灵诗集》,是四灵诗作的全集足本。可惜火烬后只抄录了徐照的诗三卷,徐玑的一卷。现在四灵的诗集,也是从各种选集辑拢而成。翁卷最惨,存世诗多是应酬唱和类,被人误解为好游于官员士大夫间。
从赵师秀的诗文中,可以见到其深受谢灵运叙事诗影响的痕迹,师秀说:五言字四十、七言字五十六使益其一吾力匮焉。这只是他谦虚罢了。他早期的诗作《官田之集翁聘君失期陈伯寿赋诗率尔次韵》及《和陈水云湖庄韵》诗风和谢公一样,全境细描,多对偶句,用词古雅。如:粼粼水增波,叠叠云弄影。昔夸春径妍,今爱秋塘静。芳筵集宾彦,清宴除艳靓。这些诗句若混在谢公的诗句中,难以辩别。他的《哀山民》诗五言六十行,长歌当哭哭徐照,深厚的兄弟情谊,五律诗七律诗岂能完整地叙述那一刻的哀痛。
赵师秀的约客诗成诗于永嘉(今温州市)南门外家中。病不窥园经一月,更无人迹损青苔。池禽引子衡鱼去,野蔓开花上竹来。这便是师秀宅院中的池塘。在那个雨夜,他约人对弈下棋,苦等到夜半不至,那些熟稔于心的叠词修辞,池塘生春草意象,轻轻巧巧地化为宋诗《约客》,灯花般落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