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照的原上村,今温州仰义澄沙桥村附近

(2022-04-15 20:55:59)
     徐照(?~1211),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南宋永嘉四灵之一。    
    曾经,深迷赵师秀,将永嘉四灵作如此排列:赵师秀、徐玑、翁卷、徐照。但细读深读徐照的诗集后,始知此排列欠妥。徐照的诗,正如前人方岳所评:清语不枯,秀语不迂。其诗平易写实,贴着生活近距微距着笔,他的代表作不亚于杨万里、范成大的田园诗。永嘉四灵的诗作,各有偏侧,各不能掩,不分仲伯。
    徐照受过良好的教育,诗好画好字好,讷言而幽默。赵师秀挽其诗道:平生感斯人,难以常理说。共智己则愚,忽巧众亦拙。徐照还是个温情的好父亲:敲门旧宾客,稚子会相迎。 云驳天初霁,携儿下短篷。这些清淡的诗句,读来暖人。而如此清醒俭朴的诗人,却贫困潦倒: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何致贫如此,读来令人泪目感慨。
   徐照自号山民,他的山居在永嘉郡(今温州市)哪里?
    赵师秀有诗《宿徐灵晖山舍》:
    分坐桥边石,同归原上村。
    窥灯禽出树,闻语仆开门。
    雪后挑蔬洁,更深贳酒浑。
    极知高卧久,吾贱不能伦。
   山村谓原上,应是一处高地,徐照家中还有仆人。此原上村在永嘉郡城郭外,徐照去郡城南门外的赵师秀家,《访赵紫芝》,则须: 入城还又出城来。从徐照的《还旧山作》,又可知他从郡城回到山舍,是短篷渡江。徐玑的《送徐照还旧山》诗,又道明徐照家近江:小舍依沙渚,扁舟击荻业。
    徐照有一首《答徐玑》诗:
    君有新诗题我石,我因吟赏每登亭。
    塞门雁到云边失,海口山来树里青。
    几度寄书亲入郭,有谁载酒更过汀。
    欲知生事全无长,买纸闲传相鹤经。
   这是初秋的一天,徐照登上山亭,举目远眺,吟就答诗:塞门雁到云边失,海口山来树里青。海口山来树里青--海里浮来飞来的山是瓯江北岸罗浮合山(今龟山)。志书、邑人都道此山是秦时从海中浮来。
    徐玑的题徐照岩石诗现已佚失,但他有首《读徐道晖集》:
    悟得玄虚理,能令句律精。
    生前惟瘦苦,身後得名清。
    朋友裒钱葬,先生有笔评。
    林头旧题石,苔藓带云生。
    这徐玑题诗的岩石在林头,徐照呼为我石,即石在他的山舍附近。叶适为徐照所撰的墓志,记其墓在塔山、林额两村间。而塔山,徐照有《塔山作》诗留世。据赵师秀的《哀山民》诗:石峰云有地,葬从朋友议。徐照应是葬在徐玑题诗的岩石不远处。
     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孝义乡(今鹿城区仰义社区)22都有林头、练屿两个村。林头是永嘉郡城到青田县界九铺邮传的第三铺,山上应有驿亭。弘治温州府志卷四水之下的瓯海条目,又记载:瓯海之长(涨)潮,由江南岸,则自北门憩节亭,历永清、西郭,过吴崎、桑浦、屿头、岩门、竹浦、塔山、林头、吴渡、上戊、浦口...抵青田县界。
     站立在林头村山顶,可遥望见九公里外的罗浮山,这有光绪永嘉县志的插图和江心屿十景中之《远浦归帆》诗为证:
     江路夕阳明,归帆遥可数。
     五两折轻风,欲近上戍浦。
     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孝义乡22都有泰山、外埠头、十里、淋头、郑沙桥五个村,十里、淋头、郑沙桥这三个村俱距郡城20里。而今这些村名都已发生变化,现在可以定位的只有仰义社区的澄沙桥村。
    沧海桑田,八百年过去,徐照的代表作《舟上》: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诗中的江滨景色,全成了山峰下的平原。
     
     (此文感谢潘猛补先生提供资料。)
徐照的原上村,今温州仰义澄沙桥村附近
(光绪永嘉县志插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