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伊甸园(转)

(2008-07-24 08:45:41)
标签:

人文/历史

旅行

健康

感悟随笔

保健

生活的艺术

文化

伊甸园

分类: 游记

 

那是在9年以前,我组织一次采风,有我发展的特约记者、通讯员约30余人参加,还邀请了当时北京总社的总编,为我们讲座:“如何写出好新闻”。我选择了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没有被开发的森林,严格说是次森林,很少有人去过,我和几个朋友开吉普车去过一次,觉得很美、很古朴,保留着大自然的本色。

记得当时刚刚进入秋天,满山的枫叶火红火红的,煞是好看,伴着山涧哗哗的流水,大家都陶醉了。纷纷拿出照相机不停的拍照…….是哦,这些大大小小的科长、处长,整天呆在机关里,打打电话看看报纸,要不就是吃吃喝喝,即使趁开会出去旅游也是去那些高山名川、名胜古迹,少不了“上山看庙,下山看人”,哪有这里天然、原始、野味十足。。。。。

我也沉醉其中,不光被这美景所打动,重要的是我看到大家兴致如此高涨,我有一种成就感,说明我组织的这次活动很成功。突然一处看似不起眼的废墟紧紧吸引住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个废弃了的村落,稀稀落落的残留着一些破旧的窑洞(后来听说因为交通不便整个村子搬迁到山下),还有几个笨重的石磨、石碾,一条大狗(不知是不是野狗)从村前跑过,几棵柿子树上挂着红红的柿子,因为树叶已全部脱落,只剩下那些柿子,它们就像一个个的小红灯笼挂在那里随风摇曳,很漂亮。村子的跟前有一条深深的沟,当时沟里流着很湍急的水,哗哗的发出很大的声响。森林、山洞(其实是窑洞)、野狗、石磨、溪流…….这些,一下子触动了我那敏感而无疆的想象力,把我的思绪抻拉到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渐渐一幅清晰、鲜活的图画出现在我的面前:把那些窑洞整修一番,里面放上些干草做床,不要电灯、也不要电话,更没有冰箱,有的只是放一块朽木好取火,院子里放上石桌石凳,打猎的弓箭,还有一捆还未脱粒的稻穗。。。。。。总之回到原始状态。那些在喧闹的都市忙碌了一周的男男女女,在周末、在假期来到这里——一个不被人知、远离尘世的深山老林,带着自己的情人,一定要是情人,(不要带老公、老婆,如果实在没有可带来的,可以来后从这里选一个自己中意的,因为考虑到这一点,事先预备好了一些俊男靓女备选,这些都是自觉自愿的志愿者),来到这里摘去一切假面具,关闭一切现代通讯工具,脱去一切内外衣服,还原一个赤条条的自然人。一如当时的亚当夏娃。如果一时觉得赤条条难为情,那这里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在你进入这个伊甸园门口时,会发给你一块兽皮,如果你是女的,会发给你三片树叶,你可以遮挡一下,就没那么害羞啦!我把它叫做“东方伊甸园”。

当有了这么清晰的构想后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把这个设想告诉给与会的同志们,大家一致鼓掌欢迎,欢呼雀跃,跃跃欲试,巴不得我这“东方伊甸园”今天就开张

我给他们下了一道指示:目前没有情人的散会后马上去找情人,作好准备入住伊甸园!

没几天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情人找到啦,准备入住,不知我这边情况怎么样?包括北京的总编也半开玩笑的说,已经发出信息,招募情人,反馈回来的情报很乐观,要我加紧筹备。

后来我还真的又来过这里2次,当地的村民同意以很便宜的价钱租给我用,可是我的合伙人一开始热情很高,后来怕前怕后的,怕被政府以“扫黄打非”给我们打掉,始终没有促成。

我的“东方伊甸园”让好多人向往不已,直到现在还有人念念不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