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子雨
《老子》中一句名言让我感悟万千,“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的话,一语道破水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千百年来,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也孕育了江南女子的一种秉性。
“子”亦可作“小、细”来解,于是江南便多了“子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易安居士的笔下,江南的雨总是多了一份情愁,少了一份粗犷。你是否想象过那样的一幅绝美画卷:平林袅袅的炊烟,鸡犬相闻的田陌,小桥流水的人家,全都笼罩在这片烟雨的空蒙中;在铺着青石板的小巷中,“丁香空结雨中愁”望舒笔下的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江南女子便撑着油纸伞,踏着碎步缓缓而来,暧昧就像浓浓的水汽在这斜斜细雨中漫延开来,而那女子本就是“子雨”……
江南的子雨,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厚重与风月韵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六朝古都,雨打金陵,湿透了金戈铁马,湿透了二十四史,也湿透了尚未裱糊的江南山水画。
“约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也许诗人的朋友也听雨吟诗去了吧,要不就是在这空濛迷幻的烟雨中邂逅了一位美丽的江南姑娘而耽搁了行程?
或许二十四桥还在,而这雨却不知是不是当时的雨;也许在这江南子雨的滋润下,诗经楚赋、唐诗宋词、昆曲小调才会流传千古么。这缠绵而又细腻的江南子雨,纵是极尽矜持相思的羞涩,仍挡不住几多文人墨客的浮云飞鸿的锦笺;无意中又造就了多少江南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吟唱?连同这江南子雨,都是细细斜斜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