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春波的歌曲<小芳>发表后很多人就有同感,也有人把知青回队探望戏称为探访"小芳".今天下午,我就回去探访了"小芳".
我1975年--1978年插队的地方里延安只有20公里,现在叫姚店镇童家沟村.下午在几名延安插队知青的陪同下,我回到了离别近30年的插队的村子.童家沟现在在延安插队知青的帮助下修了4.8公里的水泥公路,由于有了这条公路,村里的面貌为之一新,非常的壮观.据说,在全姚店镇这是第一家.我看整个延安市也不多。自从2年前,在西安知青的帮助下,村里解决了饮水问题,结束了几千年挑水吃的历史.现在又解决了公路问题。我插队的村子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为此感到由衷地高兴.
说起当年的小芳,现在全都嫁到外村了,我只见到了书记和村长,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我感到欢欣鼓舞,也就是说,再过几年,村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里已列为延安市的高新开发区,要引进天然气为原料的电厂.据村长介绍,村里很多家都有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都在延安或西安工作。
当年我们劳动,确实很苦,但给村民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尤其是我们朝气蓬勃的精神整整影响了几代人,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吧.
当然我们也有爱情故事,但没有和当地农民结婚的,我们的爱情故事只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小组里,现在还有一对小组夫妻.我们15个人象一个大家庭,有着深厚的凝聚力.大家都很怀念这个小组,30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
延安插队两年,让我了解了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艰苦的劳动让我政治上更加成熟起来,并受益终生.我感谢老区人民.我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