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台湾台北 |
分类: 城市专栏 |
因为政治的限制,内地人到过台北的很少,必须要台北的正式组织邀请,或者是旅居海外的内地人,才能到台湾观光。于是,在上海最常被问起的就是:「上海比起台北如何?」只要知道你是台湾人,大家都忍不住问一句,包括工作上遇到的受访者,卖菜或是卖家具的上海老板娘,无一例外。
该怎么说呢?我常常就是说,各有各的好。论硬件,上海有八万人体育馆、科技馆、大剧院、金茂大厦,实已凌驾台北,台北到现在连个办大型演唱会的场地也没有;但论到软件,台北可就骄人许多,在300多万人口中,居住着李敖、朱天心、张晓风、席慕容、痞子蔡、水瓶鲸鱼、王文华等新旧作家,林怀民、赖声川等世界级表演艺术家,蔡明亮、杨德昌、侯孝贤、李安等电影导演,也落居台北。再不用说,70%的华人流行音乐艺人与创作者都云集这个城市,周杰伦、F4、萧雅轩、张宇、小虫、周华健、任贤齐、罗大佑、伍佰等等。这城市还有优秀的媒体行业、科技业、金融服务业的菁英,打造华人的职业专业标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看来我是独锺台北啰?台北近年没有上海的冲刺活力,却像落魄大户,保有长期对外开放所累积的「老本」,所以有人说台北已是迟暮美人。钟鼎山林各有所好,上海也许是年轻灵魂的大好战场,台北却是四十不惑后的淡定,也有些夜郎自大,自觉吃过的米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这两年的台北,更像泡沫经济后的东京,服务质素上升的不可思议,到台北的一家路边小店,可以受到像在上海高级餐厅的服务,有的甚至超越上海的高级餐厅,她会因为你的需要,给你所要的所有调味料,还真心的微笑。因为大家知道经济不景气生意难做,顾客真的至上。市中心的地虽不像东京银座高得有价无市,但也不时有被拍卖的新闻。大家开始撙衣节食,杂货每件十元的便宜小店,开始流行。
台北人战战兢兢捧着饭碗,担心被解雇或是减薪。普遍的现象是,薪资减少了,工作量却增加了。年轻人穷其一生薪水,可能买不起房子,或是把房子买在市郊,每天花很多的时间通勤上下班。在东京,也是这样,人们通勤两小时以上到办公室,是寻常不过的事。
这样的台北,有什么可迷醉之处呢。我想是一种饱经风霜世事的「复杂」。这复杂中,夹杂着成功与失败的繁复经验与人性欲望的多重试验。台北有最完善的慈善机构,也有最堕落的迷幻酒吧,有正派经营的宏碁计算机集团,也有靠投机行贿成功的财团。这复杂与多样性,是文明累积的成果,里面有复兴与毁坏的基因,同时并存。我们看到机会的曙光,也哀叹精力的消逝,这不就是人生吗?
台北101大楼
城市专栏:
《人生的十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