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元稹、李后主等(传记小说) |

她不明白,身为男儿的他,为何能把一个隔了千年之远的伤情女子,演得那么惟妙惟肖,或许唯有用天赋二字,才能解释他惊人的艺术魅力吧?然,这一切杂念,并不妨碍她把他想象成剧情中那个身世凄零的虞姬,于是,即使是有王明华在场陪着她,她也总是在看戏的时候,把自个完完全全浸到戏文中,在台下,隔着一幕舞台的距离,和他一起悲伤、一起哽咽,更一起为那个因爱而逝的女子,长长久久地感动着。
她知道,这便是戏曲艺术的魅力,演员凭着炉火纯青的表演功力,可以带着台下的观众,随时随地进入剧中虚拟的情境,却由不得看戏的人不看得泪眼模糊,一枝梨花春带雨。所谓的悲剧就是如此,而美人末路之时更是令人神伤,因为把美的东西生生扼杀,那是最直接与最残忍的悲剧。诚然,《霸王别姬》是一出悲剧,更是一出震撼人心的伟大的悲剧,但如果少了畹华出神入化的表演,又怎会惹她这几多泪水?
听明华姐说,早在1918年,杨小楼便和另一位活跃在京城京剧舞台上的旦角演员尚小云,根据老戏《霸王别姬》合作创排了一出新戏《楚汉争》,公演不久便引起了极大轰动,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尚小云也因饰演了虞姬一角,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锋头直逼当红的梅兰芳,名声几与其持平。巧的是,就在《楚汉争》公演之前,梅兰芳的专职编剧齐如山,也已编好了新剧《霸王别姬》,连角色都给安排好了,由架子花脸兼武花脸演员李连仲饰演霸王,由梅兰芳饰演虞姬,但因为梅兰芳事务缠身,一直没有机会排演这出戏,等到他们准备排演时才惊讶地发现《楚汉争》已经抢先亮相了。
《楚汉争》的推出,打消了梅兰芳排演《霸王别姬》的念头,只是因为担心有故意与人相争之嫌,然而《楚汉争》虽在当时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着诸多瑕疵,比如场子过多、打戏过多,同时,大段的唱腔,也显得整出戏比较温而不够紧凑,于是在《楚汉争》上演三年之后,因时过境迁,早已不存在与人抢戏之虑,他终于决定重拾丢了很久的《霸王别姬》。那么,公演后的《霸王别姬》,畹华的表演会不会获得观众的交口称赞?他又会不会继尚小云之后将虞姬这个角色演活呢?
会的。明华姐说尚小云在《楚汉争》里饰演的虞姬,完全是杨小楼的“霸王”的陪衬,是个典型的配角,唱腔少,念白也少,拿王瑶卿的话来说,是个“高等零碎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尚小云的《楚汉争》,实际上是以西楚霸王项羽为主角的,而畹华新编的《霸王别姬》,却是以她所喜欢的虞姬为主要刻画对象的,且又汲取了《楚汉争》不足的教训,摒除了场子过多、打戏过多的毛病,在唱腔、舞蹈、服装和舞台灯光设计等方面下足了工夫,又怎会被一出多年前的老戏给比下去呢?是的,她没有理由替他担心什么的,他早已是名震中外的头牌红伶,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岂是以打戏为主要手段刻画虞姬形象的尚小云可以比拟的?
那些日子,她几乎天天都跑到后台看他和杨小楼等人排戏,看他饰演的虞姬,在终极美丽绽放之时,倏忽间便被一夜骤雨侵袭,翩然跌落在了尘埃里,被马蹄踏破一身粉黛,碾成了齑粉。叹,世间的美女多是如此,她们总是没有好的结局,比如,虞姬,比如她曾看他公演过的《贵妃醉酒》里的杨玉环。在她看来,杨玉环和虞姬,两个性格迥异而又同样貌美如花的女子,都被他精湛的演技给演活了,然而要让她挑一个更喜欢的,那又非《霸王别姬》里的虞姬莫属了。尤其喜欢虞姬的剑舞,那是他为这出新戏特地设计的舞蹈,可谓别出心裁,自己之所以自始至终都浸在剧情里,跟随女主人公的经历时悲时喜,更是因为这出剑舞的渲染,那端庄、悠然的表演都给她以美的享受。
在她眼里,他不仅把虞姬的温柔善良与知书达理的品性处理得惟妙惟肖,更把这出丝毫让人感觉不到杀气的剑舞演得恰到好处,让她每次看完他们的排演,都会替虞姬的命运鸣不平,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她和霸王能够像她和畹华一样最终携手嬉戏在人间。她不知道,虞姬遇到了项羽,究竟是幸还是不幸,然而每次看到畹华扮演的虞姬举起长剑横向脖颈之时,她都在心底怅叹造化弄人,沧海桑田。她喜欢虞姬,喜欢齐如山改编的剧情,然而却为那悲伤到极点的人物命运嗟叹,甚至希冀齐如山能够将这悲剧性的结局改为喜剧收场,可,这一改便能让早就注定了的历史改写吗?
潸然泪下时,她终于明白这是一出凄美的故事,早在千年之前就被注定了,无论如何也是更改不了的。在舞台上,在畹华排演的剧情里,凄与美被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没有因果,没有轮回,只有惶惶人心,只有汨汨珠泪,只有项羽对着虞姬高歌一曲的伤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她知道,虞姬深深爱着项羽,就像她爱着畹华一样,所以,当虞姬深爱着的男人,悲伤地唱响那阕凄楚哀恸的楚歌之际,便注定了她早已无路可逃,注定了她只有一条死路可走,于是,戏就在这里,以虞姬的自刎落幕了。
节选自吴俣阳《梅兰芳华 千千阙歌》修订版 第3季《秋水伊人 福芝芳》第4章《别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