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絮语(我爱我风) |
天下事,无论什么,都讲究一个缘字。比如说我最近听得最多的就是当年《穿越时空的爱恋》的主题曲,大清早打开电视看安徽台的一个叫做“超级新闻场”的节目,居然也听到这首歌,当然,是作为背景音乐的。感谢茶茶,又让我对这首歌感起兴趣来。呵呵。茶茶,你回家N多天了,不上课啊?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赖课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啊!这不休假也不周末的,你跑回家吃东西算咋回事啊?要是让你学生知道了,不叫你馋嘴老猫才怪呢!哈哈!
因为重拾多年前没写完的《网》,才发现原来我当年的三部重头戏小说——《网》、《油》、《香》都是以女性第一人称的笔触来写的,而且都是同一年2001年开的笔,最先开笔的是《网》,接着是《油》,当然,很不幸的是,这两部一直没能写完,后来到了夏秋之交的季节,终于狠下心来在南京的红花村用一周的时间把《香》写出来了。不过,《香》没按照原计划写成长篇,改成了中篇,所以她最先出笼了,悲哀的是我的《网》和《油》,因为不愿意也缩短成中篇,所以就一再地被搁置。呵呵。后来,在2003年非典期间,我倒又用女性第一人称写过一部小说,那就是《当小龙女爱上猎人海力布》,她是中国首部广告童话小说,总之,我是这样给她定位的,不过又可惜了,我还是没能完成这部小说。呵呵。
回过头来看,2000年在鲁院时我曾有很多不错的小说创意,《网》、《油》、《香》、《伞》、《窑》、《灯》、《喜梅》、《花殇》、《火瓶》、《玫瑰绦蝴蝶剪》,都是在学习期间偶然生出来的创意,我现在记不清《鱼》和《涟》是否也是那段时间的创意,得调阅当年的日记才可以一目了然,可惜我懒,不愿意再去找老日记看了。不过按01年创作《鱼》和《涟》的日期来说,这个创意最迟也不会晚过01年初。现在看来,这几个现在被我收在《一字情经》里的小说之所以能够被合集到一处,也完全离不得一个“缘”字,创意都是一个时期的,宛若孪生兄弟一样,虽然它们的创作时间有的相差一两年,但毕竟是同时“怀胎”的,集合在一起自然也是有一定缘分基础的,但在我集合她们时倒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其实,我曾经有过三个创作高峰期,第一个阶段就是1993年至2000年,期间在1995年完成了武侠小说《紫貂》的第一部及第二部的部分,1996年完成了20余万字的历史传奇小说《洗月》、1997年写了历史传奇小说《巨澜》,但未完成,1998年创作了长篇传奇《宝剑情话》,《墨翟爱情猜测》、《宫女》、《杨花孽》、《裂帛》、《紫竹亭》、《崖山劫》、《花莺泪》等传奇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笼的;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2001年,这段时间创作了《花殇》、《香》、《鱼》、《涟》、《网》、《油》等,2002年基本没写东西,只创作出了中篇小说《伞》,所以这一年不能归纳到第二阶段,它应该算是一个边缘年份;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这一年我可谓创意多多,虽然因为2002年遗留下的个人问题令我烦恼不已,又闹非典,又有“神人”请我赴宴,但仅仅在这一年的非典期间我就创作完成了中篇版的《水蝴蝶》,后来改成长篇版的至今尚未完成,《当小龙女爱上猎人海力布》也是这段时间写的,是我在网吧敲字写的,而之前的小说全是手写本的,当然这一年还有两部完美而又巨大的小说创意——《鹦鹉之恋》与《别问为什么》,一篇是民国题材,一篇是当代题材,两个大大的悲剧,却因为感觉到是两个浩大的工程,所以一直未敢动笔。而创作《水蝴蝶》,也是缘于因为知道《鹦鹉之恋》一时半会出不来,索性来个当代版本的,没想到越弄越长,也成了长篇。《鹦鹉之恋》我已经说得够多了,《别问为什么》好像没怎么说过,总之是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是个特别感人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非典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我当时住的地下室就我那间房间莫名其妙地往上渗水,所以只好回到江苏,也就在那段时间,《灯》和《窑》创作完成了。非典过后,我应朋友之约,返回北京替某自称是中国著名化妆师的人物写自传,结果我一分钱没拿着,还赔了几千块,连金手链都给那家伙给骗走了。现在回忆起来,我为什么总是那样轻易的相信别人,我不是傻又是什么呢?那一年替那化妆师写的自传我都不明所以,不是捉鬼就是捉狐狸精,这是啥子自传吗?完全一个二百五大传!真是浪费了我的青春又牺牲了我的精力!太不值得!不过,因为那段时间的经历,我算是认识了这世上形形式式的人,噢,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存在着。存在着的就是合理的,我也算见识了一把,对我的创作也算是一种善意的积累吧。呵呵。
今天突然忆起90年代末写的一部叫做《循环》的小说。当然,也没写完。我很喜欢那个故事,那是我首部警匪系列的小说,之所以有那样的创意是受了当时热播的由濮存昕、李婷、张力维主演的电视剧《英雄无悔》的启发。当年我国还是有很多非常不错的电视剧的,但现在好的电视剧太少了,粗制滥造的太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文化就理所当然地堕落到庸俗。现在的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不是百花齐放,是万花竞放。可是这些花儿真的开得很美很艳吗?难说。个人去年特别推崇网络小说《鬼吹灯》,我是买印刷本读的,觉得很好看,但说来说去这还是一种文化快餐,会不会像《西游记》成为另一个荒诞的经典,也是很难说的。一切,还得看一个缘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