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茶消苦夏经典破心魔——大暑随笔

(2025-07-22 09:38:51)
标签:

大暑

曾几

经典

分类: 闲人文稿

前天入伏,适逢阴雨;今天大暑,依旧多云。虽然 一年最热的时候到了,但这两天京城的温度还是宜人的,只是湿度较大。大暑本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更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加之夏季脏相在心,五行属火。所以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祛湿、“降心火,此三者都可以茶助力。

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顾名思义,伏茶就是三伏天饮的茶,通常有两种,一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另一种就是适合此时的冷泡茶。在小暑节气我写的《湿热袭京城  借茶消暑气》一文中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冷萃茶的泡法,很多朋友试后反响很好,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翻出来看看,这里就不再多费笔墨了。当然,我更建议大家喝热茶,无论是易于吸收还是发挥茶力,热茶要远好于冷茶。

曾几[j] 是北宋末南宋初官员、是江西诗派的干将,文章大家。他的学生陆游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曾几爱茶,自号茶山居士,著有数十首茶诗。但大暑时节却是顺时而憩,以经书为枕,与瓜果为侣,可见也是“知时“之人。有诗为证:

《大暑》

    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宋代制茶水平很高,但茶类少得可怜,只有蒸青绿茶一统天下。湿热交加之时只饮用这一种茶,肠胃未必舒服;加之复杂的点茶程序,让连经书都懒得翻的诗人弃茶而取瓜果,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

如今六大茶类具备,撮泡法的自在潇洒,使得我们对茶的利用和享受远超过古人。虽然我案上放着无锡阳山的水蜜桃,厨房搁着刚到的西北寄来的白兰瓜,但那一杯随意冲泡的佳茗,还是必不可少的。适宜的室温,与展开的经书相宜,更是平息着自然的燥热与心头的烦恼。当今我们的生活舒适度,远不是古人能企及的。所以,如果仍然有烦恼在心,就不要只抱怨外境了;若“反求诸己”,或可释然。闲人亦有诗曰:

《大暑即目》

入伏连大暑,树茂蝉声多。

       园果正堪摘,野溪自在歌。 

清茶消苦夏  经典破心魔。

遥望云舒处,与霞天际合。

 

                                    京华闲人于京华三韵轩

                                              乙巳大暑

 

 

小贴士:

此季绿茶当令。绿茶清汤绿叶,给人以清凉之感,且绿茶收敛性强,氨基酸含量较高,能消暑降温。但不要贪图痛快喝凉茶,凉茶不利于发汗。

除绿茶外,上好的铁观音,台湾高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如体质较好还可喝些三——五年的生普洱。当然,如能找到陈年白茶则是最佳祛暑之物。——《好好喝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