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随秋雨*悄然润京城——癸卯白露随笔
(2023-09-08 20:10:26)
标签:
白露回忆长安三万里将进酒秋雨 |
分类: 闲人文稿 |
京城晨雨,雾锁楼台,凭窗远眺,昔日历历在目的京西诸山踪影不见。今日白露,大雁南飞,不知是否会迷失方向,抑或远方的游子,寒意侵身,能否早日踏上回家的路。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的句子总是让人惆怅,但秋风秋雨确实容易让人触动久远的回忆,而回忆中的主角或许只能永远存在记忆的深处,只适合在此场景中碎片式的闪现,令人升起淡淡的哀愁,正如玉溪生所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挥一挥手,散去忽来的惆怅,回到当下,窗外的雾似乎开了一些,雨已经停了。
前天高研班的课上有学员的讲座主题是《长安三万里*将进酒漫谈》,这让我想到了“盛唐气象”。诗词、文章是作者写出来的,作者却是生活在每一个具体的时代,必然要在作品中流露出时代特有的风采,盛唐时代的风采很难超越,强盛的国力,开放的思想,不仅造就了诗的王国,各个领域都有天才涌现,都达到极高成就;包括茶文化的兴起,茶中三圣的并立,奠定了两千多年来的中国茶文化基础。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一个伟大的时代是英雄于时势的互相造就,是英雄群像的并立,这才是时代的强音。这也是后来的宋代无法相比的,尽管后者也把文化推到了极致,但没有强盛的国力保护,自己的文化也会成为别人席上的盛宴,历代的更迭莫不如此。
喜欢盛唐诗中的感情流露,同样的离别也写得洒脱,像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