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基于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标签:
教育 |
分类: 随想感悟 |
2022年4月31日下午县城实行静态管理。于是我们就在家里进行网上教学。4月1日-2日,我们山东省举行了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研讨会,我边进行网上教学,边进行研讨会学习。下面是我参与学习的一点学习体会吧。
2022年4月1日,我们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山东省基于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在钉钉上进行的,我们都提前加入了钉钉学习群。
4月1日上午,这次教研活动正式开始。我们山东省教科院徐云鸿主任做重要讲话。讲到了为什么要进行这次研讨会,还讲到了这次研讨会的内容。这次研讨会突出了核心素养。并且体现了数学文化。徐主任讲了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
4月1日上午,迟辉老师、吕领先老师、张楠老师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三节课《小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可能性》。然后是每个团队的说课,接着是专家点评。上午会议由我们临沂的王永胜老师主持。
4月1日下午,李君昌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观察物体(三)》,李贺蕾带来了《神奇的度量》。然后是团队说课以及专家点评。
4月2日上午,会议是由曾在我们临沂工作的郑玲玲老师主持。陈雪丽老师带来了《点阵中的规律》,时杉带来了《商不变的规律》,董亮带来了《解决问题》。然后是团队说课和专家点评。
4月2日下午,是由于伟超老师、赵晓兵老师带来的不同思路的《用字母表示数》。接着是团队说课和专家点评。
下面我以其中两节课为例谈谈我的收获。
例如张楠老师执教的《可能性》,教学设计巧妙,教学步步深入,课堂十分精彩。张老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摸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认识可能性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认识到了确定和不确定,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了可能、一定、不一定等词语的意思。教学中张老师展示数学家投掷硬币的结果,渗透的数学文化,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的可能性的大小。张老师精心选择练习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巩固,认识更加深入。
再例如于伟超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于老师这节课步步深入,让学生认识到了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怎么用字母表示数。于老师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学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老师尽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设计巧妙,很好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巩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于老师还用思维导图进行本节课的总结,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非常有条理。
两天的学习,收获满满。这两天我们观看的都是非常优秀的课例,我们在课例中学到了一些教学的方法。团队的说课,专家的评课也是高屋建瓴,也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水平。虽然这是疫情时期,但是我们仍然也可以参与这么高层次的学习,感谢幕后付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