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土两篇《沂蒙凉鞋》《煎饼好吃磨难推》

(2013-04-07 10:47:50)
标签:

煎饼

沂蒙山

沂蒙凉鞋

杂谈

分类: 秋阳散文

                                           沂蒙凉鞋

文 秋阳 

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经济的鞋了:一张旧车轱辘胶皮,按照鞋样子,铰一双底,用那些软些的胶皮带子,剪两根袢,斜插花钉在前脚掌位置,后脚掌那块随意,既可以剪一块方皮立钉在后脚跟,也可以啥也不钉,不钉的那种还有另一个名字,鞋呱哒,如现在的拖鞋。如果这双鞋非说要花些钱的话,那就是买几根铁钉子了,别的都使用废料。

鞋,制作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心灵手巧的和笨不拉几的人,作出的是两个样子的。巧手做出来的,皮子软硬合适,大小合脚,钉上的钉子不硌人;拙手笨脚的,作出来的,能把人的脚磨出泡,钉子钉得不好时,能把脚弄伤,至于穿着过程中,钉子掉了鞋子散了架的,倒还是小事。

大多数的村民并不是因为偏爱,才穿这样的鞋子的,实在是因为拿不出钱,买那种塑料的或皮的凉鞋。十个工分在年底里才顶一毛多钱,各家分的粮食连填饱肚子都难,个别人家的褂子裤子都还露着肉呢,那还顾得了那一双丑得不得了的脚丫子。就算有能力买鞋子的,也把这部分钱留给自己的姑娘,没有姑娘的留给媳妇,毕竟女人你不能让她穿着废胶皮做的鞋子去地里干活吧。

父亲母亲都会做沂蒙凉鞋,小时候我们弟兄几个每年要穿坏好几双,有时鞋袢松了或钉子掉了,我们自己就能补上。说起来这鞋子还有不少其他优点,比如不怕水,不怕烫,穿坏了一扔,一点不可惜,关键的一点,是不怕丢,下河洗澡或捞鱼摸虾,尽管把鞋子脱在河边,就算隔了夜也没人偷。你说那个年月,花上还几块钱买双塑料鞋,像看祖宗一样好看着,还能干成啥事。

其实,很多教书的先生和下乡的干部们,也有穿沂蒙凉鞋的,不过他们的鞋子看起来远比我们的精致好看,也可能是他们的脚丫子白净漂亮,鞋因脚而尊贵吧。

 

煎饼好吃磨难推

文 秋阳

磨是石磨,很沉,需要三个以上的大人才能推动,我们小孩子往往被夹在中间当半劳力使用。

母亲提前一个晚上,把浸泡好的地瓜干剁碎,掺上一点麦子或玉米,当然年景差的时候,也可能掺一些干地瓜叶之类的东西。年龄长一些的姐姐不仅和我们一样推磨,还掌管着向磨眼里填粮食,就是每转几圈,放一勺泡好的粮食,粮食盆就放在磨台上,随我们一起转。我们几个只负责抱着磨棍使劲走路。

实在的,比如姐姐们,紧抱磨棍,尽可能走得快,因为只有快,才能使盆里的粮食在减少,磨槽里的糊糊在增加;不大实在的,比如我,一副完全应付的样子,随着大人走。因为慢因为没使劲,磨棍经常掉到磨槽里,并沾满糊糊。大人们都忙,快快推完,还要下地,推磨只解决食品的加工问题,挣了工分才解决粮食哪儿来的问题。我年少,不懂这道理。

偶尔,村里放电影,看完后就夜深了,为了早上多睡会,姐姐们就商议,再熬熬夜。推着推着,我就睡了,要不,头就一磕一磕的,姐姐们笑话我,整个一瞌睡虫。磕的次数多了,姐姐们烦了,屋里去吧,我如大赦,一头栽倒被窝里,昏天昏地去了,那滋味,特美。

最累的时候,是过年,为了玩得高兴,各家要准备很多的煎饼,以备年前年后吃,因而腊月里几乎是一天推一次磨,有时一天两次,虽然特烦躁,想想将要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用再推磨,又高兴起来。

后来,我也长大了,到了不在犯愁推磨的年龄,但是机械化的推磨机诞生了,柴油机一开或电闸一合,一会功夫,一大盆粮食就变成糊糊了,浪费的仅是几毛钱而已,节省的是三四个人的力气和大把的时间。再后来,石磨就成了废弃的一块普通石头。某一天,在一家农家乐饭店里,看到一块块石磨铺成的羊肠小道蜿蜒在各个单间前,不仅怅然,一家人最主要的吃饭工具,已沦为客人脚下的欣赏品。再后来,有人满天地里去找石磨煎饼,说石磨磨出的煎饼,好吃。

有人说,推磨就是人生,磨道窄窄,磨棍长长,一步步可以数着数,可以天马行空乱想,数着数的最后总是忘记那数字,天马行空时也不知所云,一圈一个轮回,一圈一个人生,圈圈一样,步步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盆里的粮食一勺勺在减少,唯一期望的就是快快结束这不变的轮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