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电力中报业绩同比下降,机构依然很乐观,上半年还可以找出不少理由,比如煤价回落还没体现,水电冲击之类,重要的是大家对三季度收购资产并表非常期待,不过如果仔细看中报的话,应该没有那么乐观。
之前看收购资产2011年的盈利能力,有些不敢相信,收购资产按照股权对应的2011年净利润约9.6亿元,对应ROE约23%,不到1.6PB的收购价格,再考虑到火电盈利能力明显处于复苏周期,这个价格还是挺便宜的。还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么?
从中报公布的联营企业数据,可以找到5家本次收购公司的数据,其中收购溢价最高的两家天然气电厂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验证了我之前的担忧,至于原因,最主要的是2012年起两个电厂享受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结束,2011年分别受到增值税退税约0.78亿元和0.81亿元,大约占到各自净利润的26%和20%,另外还有上网电价下调和所得税率优惠期结束等因素影响,显然之前的高ROE是无法保持的,2012年ROE乐观估计能够维持15%就算不错了。集团公司选择在这个时点高价将两个天然气电厂注入上市公司,确实很聪明。
值得欣慰的是,红海湾的盈利能力还是恢复了,不过这个也是在意料之中的。风电和燃料公司在这次收购中的占比太低,影响很小,此处略过。
下一步真正值得期待的还是平海、台山两个火电厂了,但是在前期高盈利能力的基础上要再提升其实很困难。平海电厂的优势在于新百万机组能耗低,2011年之前的盈利也很差,今年能不能保持需要关注;而台山电厂的优势在于控股股东神华集团对控股电厂的电煤供应是采用合同煤价格,因而成本优势明显,但是反过来今年市场煤和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对台山电厂也就没有什么利好作用了。
假设平海、台山盈利能力与去年持平,2012年注入资产的ROE估计在16%左右,对应1.6PB收购价,就不那么便宜了,再假设收购前公司资产2012年的盈利能力恢复到ROE10%,那么收购后原有股东的EPS增厚大约0.04元(0.4元-0.36元),目前看来并不吃亏,但考虑到煤电和天然气发电未来几年的行业趋势,或许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这一点只要看A股粤电力今年的股价涨幅就可以理解了(即便考虑注入资产的增厚,现价A股也是毫无吸引力的,好在还有B股)。当然大股东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只能说是应了那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
加载中,请稍候......